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中,古村落的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必然会进行文化的重构,并将其作为文化旅游产品"真实"地搬上舞台向游客展示。以桂林市兴安县秦家大院为例,在旅游语境下古村落的文化重构是历史记忆的反映,是村民的文化自觉,是乡土社会的文化适应,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舞台真实"。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地看待旅游文化包括"地方"对自身历史解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2.
用“灵韵”概念,从本真性、宗教膜拜、心理审美距离三个方面,来探讨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书法艺术,以期揭橥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转向。  相似文献   
15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在2003年增加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该评估项目旨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领域的知识,识别问题关键特征及其内在关系,能够明确界定问题,合理表征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真实性评估、判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4.
以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出现的"假球"、"黑哨"事件为切入点,从赛事组织者与持票观看赛事表演的球迷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出发,讨论现场观众的权利保护问题。按照以下逻辑顺序展开:体育赛事观看服务合同概述,体育赛事观看服务合同的本质要求与合同根本违约,现场观众基于合同违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分析、法制保障分析以及严格限制适用条件,建议在这种订立合同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确认参赛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即确认存在"假球"或"黑哨",现场观众情绪极为波动的特殊情况下,应当给予现场观众以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55.
报告文学是报告已然的事实和倾向性信息,保证其非虚构性是关键所在。其非虚构性包括新闻价值、现实针对性和真实性。报告文学特殊的叙事建构,决定了它的真实性特点是在事实真实和本质真实相统一的基础上,由作者主观动因来进行意义升华。无论从历史地看或现实地看,那种要求报告文学做到绝对真实的理论是乌托邦的幻想。  相似文献   
156.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并对现代主义进行解构的思潮,非真实化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其积极的因素,既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同时也有违背现代体育精神的消极性因素,限制了现代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57.
学校教育情境下的作文是一种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主要在班级授课制下进行的言语模拟认知与实践活动,或者这种活动的结果。作文,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言语作品,它的"真实性"的衡定更应该从言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密合程度来判定。讲究命题艺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8.
新闻的“把关”与新闻真实性密切相关。新闻把关既可以对新闻真实性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认识新闻事件的全貌和对新闻真实的正确把握,也可以对新闻真实性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受众不能获得高层次的对新闻事实的了解,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的引导作用。新闻把关人要发挥好新闻把关的积极作用,就要从思想、制度、法律、文风建设、队伍建设入手,强化把关意识,正确履行把关职责,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9.
现代汉语表言实类的插说构式有诸多结构变体。在真实对话文本中,这类构式的情态功能主要表现为评判功能和传信功能:传信功能"他述评判"与"自述评判";信息传信度有"证据类"与"评价类"。其语义演化过程符合"主观化"的特点,且在发展过程中带有交互主观性,使得它们具备了话语标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0.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2):187-200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assertion that creativity in journalism has moved from being a matter of guile and ingenuity to being about expressiveness, and that this reflects a broader cultural shift from professional expertise to the authenticity of personal expression as dominant modes of valorization. It then seeks to unpack the normative baggage that underpins the case for creativity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First, there is a prioritization of agency, which does not stand up against the phenomenological argument that we do not own our own practices. Second, creative expression is not necessarily more free, simply alternately structured. As with Judith Butler's performativity model, contemporary discourses of creativity assume it to have a unique quality by which it eludes determination (relying on tropes of fluidity), whereas it can be countered that it is in spontaneous, intuitive practice that we are at our least agentive. Third, the article argues against the idea that by authorizing journalists (and audiences) to express themselves, creativity is democratizing, since the always-already nature of recognition means that subjects can only voice their position within an established terrain rather than engage active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