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4269篇
科学研究   87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64篇
综合类   50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本文认为云南瑶族传统游耕经济体系中的刀耕火种农业、狩猎业、手工业和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及传统村社政治制度寨老制和丛会,都受到了以道教信仰为核心的瑶传道教的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汉字形旁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音性质的汉字,在使用状态下,受上下文字形、字义的影响,出现大量的形旁类化字,对汉字系统的变化、汉字与它记录的词语的对应关系、汉字的写词显义功能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旁类化字与假借字、区别字形式相同,而实质不同。讨论汉字形旁类化问题是汉字发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3.
大众传媒对我国群众性排球运动普及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应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大众传媒对我国群众性排球普及推广的影响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媒体对排球运动的宣传现状;提出媒体的宣传导向对群众性排球普及推广的帮助和支持:形成一个“大众传播——辅导员宣传指导——活动参与者”的一个“二级传播”结构。促使形成由“二级”扩张至“N级”的传播机制,达到宣传、普及群众性排球运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从而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形成创新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的心理基础。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弱,又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是三者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5.
对镁电解过程中的杂质,如SO42-、MgO、C、B等进行了研究,并对这 些杂质产生的各种影响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具有勃勃生机的一种理论,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表现在学校组织形式、教师教育以及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同时,这种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效果,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得到普及,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教学信息传输通道得以拓宽,教学和学习质量得到提高等。  相似文献   
107.
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的精神道德生活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涉及到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这种影响应该说既有令人兴奋的正面效应 ,也有令人忧虑的负面效应 ,网络文明的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使正面效应得到张扬 ,使负面效应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8.
近代美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我国已具备了城市化发展的条件,近代美国城市化的经验将对我国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9.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为政之道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了十分丰厚的文化思想。其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为政以廉思想是为政清廉的理论支持;而儒家思想中长期沉淀的人治思想、臣民文化及以"官"、"权"为中心的官本位、权本位思想也在吏政建设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廉政建设中,要大力弘扬儒家传统思想中优秀的廉政文化思想,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其进行开发、创新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0.
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风俗使”源于三代周秦时期的采风制度,但至两汉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只观风谣的古老制度发生了变化。两汉的“风俗使”除继续其“观风采俗”职能外,还用来考察官吏得失,延登贤俊,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而且成了监察地方行政得失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作为一种受皇帝临时差遣的制度,“风俗使”虽没有形成固定的官职,也没有具体的职掌,但由精通吏治,明达政事,多历显位,具有一定执法水平的朝官吏组成的“风俗使”巡行郡国,在录怨狱、禁苛暴,查吏治得失,赈灾济贫,存问鳏寡,显贤进能,推进教化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弥补了中央行政职能的不足,在加强社会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