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634篇
科学研究   259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28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因《论语》为语录体,其编纂“不为义例”,转换灵活,一些语句的注疏、理解存有歧见。本文辑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四个语段,着眼于整体,从话题、语意的一致性和内在逻辑联系等方面加以疏解,以求通惬,追近原意。  相似文献   
42.
端公戏是昭通傩戏的总称,流传于云南昭通地区的广大偏僻山区。云南昭通地区位于云岭高原东北隅滇川黔三省夹角之中,处于中国傩化圈的边缘地带,傩事活动盛行。本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试就流传于云南昭通地区的端公戏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43.
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分析了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的主要特征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44.
中国民族声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 :以“情”为核心内涵 ;以“字正腔圆”为审美取向 ;“声音”音色的选择具有独特性 ;具有“润腔”特征的创造性歌唱  相似文献   
45.
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提倡以声论诗.让"声"从各种诗论、诗法中冉冉升腾,突出再现.如许诗论坚持了前人构建的纯诗学批评;确定和弘扬了古典诗歌形式主义诗论;为诗歌"音乐美"特性的再发现作出了独到的艺术贡献,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勇气.  相似文献   
46.
运用高科技的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培养音乐教育人才是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是未来音乐教育的需要。我们应以传统音乐教学所为基石 ,提倡使用高科技的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47.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鼓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风民俗等方面.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着独特的作用。华夏鼓文化尤为源远流长.绚丽多彩。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在音乐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里成就显著。站在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高度,面对丰厚绚丽的鼓文化遗产,我们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更为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48.
借助于共生纠缠度和线性熵,研究了两个受驱动的量子点与单模腔场系统中激子纠缠度和混合度的演化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当无外加驱动场,激子的纠缠度和混合度呈现周期性的振荡.当激子受外经典场驱动时,其纠缠度和混合度都将减少.但Ω/g调节合适,我们能有效的抑制态的混合度而制备出一个纯净的激子纠缠态.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50.
本文首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理性进行了发掘,旨在使广大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还指出了幼儿的“歌唱”、“乐理”、“音乐欣赏”、“韵律”、“舞蹈”等活动与专门的音乐培养之区别,提供了与幼儿身心特点相匹配的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