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20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教育   18386篇
科学研究   3047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1403篇
综合类   1424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12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578篇
  2013年   1869篇
  2012年   2101篇
  2011年   2024篇
  2010年   1498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582篇
  2007年   1832篇
  2006年   1616篇
  2005年   1458篇
  2004年   1205篇
  2003年   1059篇
  2002年   871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元认知是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翻译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其过程也要受到元认知心理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女性主义译者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通过语际之间的转换,实现对原文的重写,体现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主张,并从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标准的重写和翻译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充分体现她们在翻译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92.
公共选择理论使用分析经济活动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过程为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政府、企业、个人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最主要三个主体。文章以公共选择理论相关观点为理论支柱,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善政府生态职能,避免"政府失灵";企业应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落实文明生态责任,履行生态文明义务;公众应提高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避免"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993.
从系统的整体性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可知:“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目的、手段和根据构成的有机整体;知行的本来体段就是合一的,而语言的遮蔽、私欲阻碍和析心理为二的剧场假相,使得知行分离,这三者都背离了“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的要求;个体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在事亲事君、交友治民等具体实践中,通过致良知的努力,体认知行合一的真谛,为善去恶,成就个人的德性,这样才能实现安天下之民的目的。从系统的层次性审视阳明哲学可见,阳明虽然看到了个体的知和行、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心的社会性和个性、道德的自觉和自愿、为学和生活等两两之间,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受时代所限,其伦理学说系统仍然只有社会关系和伦理政治两个层次,缺少了物质生产这个根本层次,故其知行合一说的深度和说服力不够。  相似文献   
994.
成长小说( Bildungsroman)是德语文学中一种特殊类型,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至今是混乱的. 本文在梳理这一概念多样内涵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本土的思想和现实. 在理论阐释的选择上,借助于符号学中的身份—自我理论和双轴操作理论,这两个理论高度契合成长过程中主体的内心发展和外部实践两个维度,通过强调成长主体自我的形成以及成长本身与时代的联系,进而明晰成长小说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高校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及读者参与图书馆采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读者参与图书馆决策采购,做好馆藏资源建设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两汉经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经典也成为一切言说的标准。受其影响与规范,两汉赋论也显现出鲜明的经学色彩。由于各赋论家在对经学的接受程度、对大赋的创作以及对屈骚的评价等方面存有差异,各人的赋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部分赋论家论赋关注到赋作的语言艺术,并给予肯定,具有早期朦胧的文体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97.
多源流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约翰·W·金登提出、用于解释政策过程和政策变迁的理论模型。使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历经的两次重大变革,2001年“以县为主”的变革是农村税费政策外溢的结果,而2006年“新机制”的出台都是三条源流汇合、政策窗口开启导致政策变迁发生。从对我国政策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源流理论于我国同样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998.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重要著作,"一画"论是其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与理论基础,其内涵外延具有数理、事理、道理的含义,更具有本质、本元、本源等哲学本体论意义。"一画"论既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老子"道生一"、庄子"自然""无为"思想基础,又立足于"画从心"、"乃自我立"的独创性精神,以"一画"构建了本体论、源流论、体验论、创作论、方法论、笔墨论、蒙养论等画学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多中心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服务不应由单一主体提供和完成,而强调公共管理服务的多元主体,从而将多元竞争管理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服务过程之中。与多中心理论的原则不同,我国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正逐步形成“闭门造车”的格局,对创业基地建设及运行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改变这类影响的方法就是打破高等学校为主体的格局,形成政府机构、高等学校、市场企业、风投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多中心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实践出真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更加丰富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对于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日后对于应用英语翻译工作的快速进行。理论来自实践,应用于实践。应用英语翻译的指导理论是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禁得住检验的经验。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应用英语翻译也越来越完善。理论作为指导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指路明灯,必须具有前沿性,创新性。运用适合我国现状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培养应用英语翻译人才走适用现状的发展道路,才能达到应用英语翻译的目的,并加快应用英语翻译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