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09篇
  免费   1765篇
  国内免费   1654篇
教育   61468篇
科学研究   16700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4891篇
综合类   5585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1439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864篇
  2021年   1708篇
  2020年   2026篇
  2019年   1490篇
  2018年   873篇
  2017年   976篇
  2016年   1332篇
  2015年   2423篇
  2014年   6158篇
  2013年   6162篇
  2012年   8534篇
  2011年   9120篇
  2010年   6375篇
  2009年   5723篇
  2008年   6804篇
  2007年   8087篇
  2006年   7879篇
  2005年   6658篇
  2004年   5555篇
  2003年   4577篇
  2002年   3421篇
  2001年   2699篇
  2000年   1539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意义] 探讨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的理论模式,旨在指导政府部门有效实现公众参与数据开放的政策目标,以及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中公众参与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并实证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结果/结论] 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公众参与可从理论层面构建为告知型参与、咨询型参与、合作型参与和授权型参与4种模式,其核心涵义分别是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政府咨询公众意见、政府与公众平等合作、政府与公众共同治理。这4种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理论模式一方面在政府意图、主导力量、信息流动、公众信息知晓度和公众自治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另一方面从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公众参与实践案例中获得良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思茗  滕广青 《图书情报知识》2020,(3):109-118,F0003
[目的/意义]领域知识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助于发现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图书情报学领域文献题录信息构建轻量级领域知识图谱,从中提取学科信息、国家信息、时间信息及其关联,采用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多维度分析方法,对学科交叉的演化进程以及国家差异进行跟踪与分析。[结论/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著,各国家的学科交叉程度与倾向存在差异,一些目前尚不突出的交叉学科方向值得关注。[创新/价值]采用多维度视角分析学科交叉现象,相关结论可以为国家科技战略制定及学科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盼盼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5):140-148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文献,为未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CNKI数据库,系统收集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研究主题,并进行论述。[结果/结论]将现有的研究成果按主题分为5类:国内外实践经验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探索、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应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评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4所高职医学院校的排球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的排球课程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体融合的建设,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排球课程的吸引力。同时,各高职医学院校应正确认识排球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升排球课程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协同搜索用户在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交流内容与模式,从而理解协同搜索用户的关注重点与搜索过程。[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书籍交互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设计实验,共招募18名被试完成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音记录对话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总结交流内容特征和模式。结合任务类型、认知类型组合、服务器记录的搜索交互行为日志以及问卷收集的搜索体验进行了探索分析。[结论/发现]从交流内容上看,协同搜索用户主要理解与评判书目信息、商讨搜索任务计划;比起认知类型不同的用户,相同认知类型的用户在操作交互方面交流更多,在评判决策方面交流较少。交流模式依据讨论内容比重可分为理解评判型、评判主导型、均衡交流型三种,评判主导型用户的任务完成满意度最高。[创新/价值]协同搜索用户的交流反映出搜索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商讨协同的焦点,也是需要系统提供协助的重点,给协同搜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针对协同搜索的交流内容设计的编码系统对相关的协同交流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面对多学科领域、多类型用户的专题情报服务需求,建立专题情报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专题情报分析的流程化和智能化,同时对融入专家智慧的专题情报分析过程数据进行管理,丰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需求响应速度。[方法/过程] 在调研已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分析基础上,提出平台设计思路、建设框架,对平台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剖析。[结果/结论] 专题情报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平台已建设完成。平台集成了多来源多类型数据,打通了从数据到分析的服务链条。嵌入了多种情报分析方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多维多层次分析服务。能够对分析过程和情报分析人员历史积累数据进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解释是科学家用科学规律来消解自然之谜的知识创新活动,它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科学解释具有预测未知现象的存在中未来事态发展趋势的功能;第二,它在建构新颖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都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 ,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以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而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随心理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为适应体育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科学———心理学方法的一般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也极大丰富了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手段 ,使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赛艇技术诊断人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赛艇技术诊断专家系统(RTDS)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计算机的智能和人机功能的不协调问题,指出专家的一部分智能(指与专家经验有关的能力)与认识主体是不可分的,计算机是不能够代替专家的。认为只有人机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研制人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我国赛艇项目的技术训练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the IR field it is clear that the value of a system depends on the cost and benefit profiles of its users. It would seem obvious that different users would prefer different systems. In the TREC-9 filtering track, systems are evaluated by a utility measure specifying a given cost and benefit. However, in the study of decision systems it is known that, in some cases, one system may be unconditionally better than another.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a decision theoretic approach to fin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n Information Filtering (IF) system is unconditionally superior to another for all users regardless of their cost and benefit profiles.It is well known that if two IF systems have equal precision the system with better recall will be preferred by all users. Similarly, with equal recall, better precision is universally preferred. We confirm these known results and discover an unexpected dominance relation in which a system with lower recall will be universally preferred provided its precision is sufficiently hig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