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225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为了应对报业激烈的竞争,都市报应该充分调动版面要素,最大限度地让受众在阅读中获得“养眼”的效果。为此,应调动版面的要素:采用“静态版式”,增强“养眼”效果;利用审美效应,强化“养眼”效果;以图“养眼”,营造视觉冲击力以达到“养眼”的效果。走“大报”路线,提高品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传播先进文化;打造高品位的品质,抵制低下和粗俗;赋予文化内涵,凸显人文关怀;运用版面构筑“养心”阵地,以达到“养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意义]从主题视角对环境科学领域的零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对比零被引论文与高被引论文在文章内容、外在指标方面的不同,揭示零被引论文存在的原因。[方法/过程]首先,对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国内环境科学领域的260篇高被引论文、907篇零被引论文的摘要进行PLDA主题识别,然后通过主题相似度计算发现主题间的关联,以主题热度作为内部指标,发文时间、发文期刊作为外部评价指标,最后,把论文主题内容与外部指标结合进行零被引与高被引论文之间的相同主题、不同主题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在研究主题相同情况下,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是影响零被引论文的主要因素;在主题不同的情况下,论文研究的主题内容是导致零被引论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3.
杨珠 《编辑学报》2018,30(6):600-603
分析中文自然科学类论文发表后被定性为造假论文时,相关责任方的应对情况。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2016年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涉及的中文造假论文为例,分析其后期处理情况。调查表明:13篇中文自然科学类造假论文中,仅1篇论文被相关期刊撤销,12篇造假论文皆原样保持在数据库中任读者下载阅读和引用。各类科研监督机构、作者单位以及相关期刊应该负起终止造假论文进一步传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4.
张颖怡  章成志  Daqing  He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2):125-138
[目的/意义]问题和方法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散落在学术论文中的问题与方法进行有效组织,例如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之间的关系抽取,可挖掘学术论文中的隐性知识,促进学科的方法体系和问题体系构建。对学术论文中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关系抽取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有助于把握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发现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过程]在学术论文的问题和方法的挖掘方面,现有研究围绕4个研究点展开,分别是问题与方法及其关系定义、问题与方法及其关系标注数据集构建、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关系抽取的模型设计以及问题与方法及其关系的应用。本文分别对这4个研究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现有学术论文中问题和方法知识挖掘的现状。[结果/结论]分析发现,在问题与方法的相关定义中,较少结合科学哲学中的问题学等理论进行定义;在问题与方法数据集构建中,存在数据集重复标注的现象,另外,开源数据集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且一般为英语语料,中文开源语料稀缺;在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关系抽取中,现有抽取模型性能较低;有关问题和方法的研究不应止步于词语识别和关系抽取,需对挖掘出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5.
夏玲  李宜蔓  李弘武 《编辑学报》2022,(4):396-401, 406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发展为作者英译科技论文摘要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科技期刊英文编辑的工作内涵。通过借鉴(GB/T 40036—2021)《翻译服务 机器翻译结果的译后编辑要求》中对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类型、任务及目标等相关问题的界定来探讨机译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方法不失为一次全新而有益的尝试。本文辨析了作者、编辑进行机译英文摘要译后编辑的不同类型,阐述了编辑层面的译后编辑任务分解流程,归纳了机译英文摘要的常见错误类型,探讨了与摘要内容相适应的译后编辑策略,并认为编辑应坚守人机互动翻译模式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6.
校报副刊以丰富的大众文化为主要内容,它在追求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思想含量.在此基础上,应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晚报风格,使读者在喜闻乐见中获得教育和陶冶。  相似文献   
137.
张志刚  毛一雷  袁芳 《情报工程》2017,3(6):116-126
本研究以开放获取的建设模式入手,将当前各国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实践平台分为开放存取仓储平台建设和开放存取期刊平台建设,并针对各个国家的学术论文开放存取实践进行统一的梳理。然后对各个国家平台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加以分析。本研究认为,图书馆、科研机构等是开放存取平台建设的推动力量,在开放存取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开放存取的金色模式和绿色模式两种运作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平台建设所处的具体环境;准确的平台性质和学科定位对后期开放存取平台的竞争力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意义] 论文引用专利的“反向引用”也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关联的重要体现。针对现有“反向引用”研究的不足,分析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方法/过程] 搜集整理中国专利被世界科学论文引用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反向引用”的引用频数、技术关联度、引用时滞及技术循环周期等指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反向引用”网络,探讨技术领域到科学领域的知识流动情况。[结果/结论] 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的双向互动在化学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领域较多地吸收了专利知识,技术关联度较高。前1-4年的技术对当前科学影响最大,中国专利被科学文献引用的循环周期较短,平均为4.69年。  相似文献   
139.
在讨论OA论文影响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中美学者发表在PLoS平台的7种OA期刊上的论文为样本,以PLoS Article-Level Metrics为工具,统计五大类指标(浏览下载量、引用量、保存量、讨论量、推荐量)的24个分指标数据,从指标相关性、不同年份、不同类型论文、不同分指标等方面,系统比较中美OA论文影响的异同。研究发现:①中美OA论文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类似,被引量与浏览下载量有较高相关性,与讨论量相关性最弱。②总体上美国论文各指标值高于中国论文,讨论量、推荐量和浏览下载量相距较大,保存量则相差不大;只通过被引量衡量,低估了中美OA论文影响存在的差距。③中国论文中,中国作者为辅的论文影响指标值相对较高,中国独著的论文表现最差;美国论文中,美国作者为主的论文在多个指标值中最高。中美论文在不同分指标间也存在差异。图6。表6。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140.
Increasing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Middle East requires academic and research communities in the region to demonstrate the visibility and impact of their scientific output. However, for countries with smaller scientific communities or lack of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ir scientific production, the use of common metrics of scientific impact (e.g., number of papers, impact factor, h-index, etc.) may fail to reveal their true ability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research, and thus guarantee the wanted societal support. In such cases, identifying and highlighting outstanding papers produced by national institutions or scientists may be another way to demonstrate scientific capacity and impact. In this context, this work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champion works (papers that have received over 1,000 citations) produced by Middle East countries. This analysis focuses on science,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papers featured in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of Web of Science. The authors identified 213 champion works authored by Middle East scientists published since the 1970s. Israel is currently the leading n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n terms of published champion works, but at least one such work was identified for the majority of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Middle East champion works were published on a diverse range of subject categories and often featured in the top journals worldwide (e.g., Science, Nature, etc.). The top institutions in the Middle East authoring champion works and their leading collaborating countries worldwide are listed, and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 in achieving these highly cited papers i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