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1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教育   18907篇
科学研究   296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70篇
综合类   1454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3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655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898篇
  2013年   1701篇
  2012年   2515篇
  2011年   2575篇
  2010年   1701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873篇
  2007年   2106篇
  2006年   1931篇
  2005年   1476篇
  2004年   1250篇
  2003年   981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51.
法治时代,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2002年新修订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与原来的《规程》相比有较大的进步,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把握其的精神实质,本文对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2.
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与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杨明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1):137-139
讨论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以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促使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所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对图书馆建筑形式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3.
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系统应按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开放性、经济性的原则确立。要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设置完善的系统功能、采用合理的系统结构,采用高效的信息采编系统、混合式体系结构、分层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式和最新的流媒体技术,以及综合安全措施。图5。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54.
信息资源整合的促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资源整合是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保证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现代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信息资源整合的促动因素,如载体演化、信息技术集成发展、组织机制变革、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等,旨在寻求相应的信息资源整合组织机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5.
九江学院图书馆整体千兆网络升级改造方案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九江学院图书馆为例,简述升级千兆网络所涉及布线方案、网络硬件设备及辅助设备等几个方面的改造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56.
论文在对南京市六合区乡镇图书馆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乡镇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7.
加快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各级档案馆正积极推进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馆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建立新型公共服务型现代信息化档案馆。从全国来看。档案馆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应用工作正由局部建设转向全面展开,由个体应用转向互联互通。目前,从整体看档案馆信息化还处在比较低的建设水平上,成本效益观念缺失,盲目投资,缺乏可行性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迫切要求我们进行现有资源的重新整合,建立有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标准,具有系统协同性,建设高水平的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为基础的,适应网络和应用发展需求的新型的档案馆信息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8.
美国的科学探究课程IQWST提供了把科学探究学习进阶理论转化到教学实践的有效方式。其开发理念为:依据学习进阶框架确定课程目标,以"驱动问题"为线索设计、组织课程内容,强调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能力共同进阶。这启发我们在落实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中要注重知识的部分与整体的联系,课程中合理设置科学实践活动,做好科学探究课程与传统课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9.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制订,应当以"知识作为核心素养的生成本源"为逻辑线索,以"数学核心素养贯穿课程体系的整体支配模式"为框架,用体现目标水平的层次结构方式,兼顾学业评价的可操作性。对于数学核心素养,宜采用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三级水平刻画。知识理解指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知识迁移指学生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创新指学生提出问题、推广问题的能力。这样划分数学核心素养水平,能反映数学课程目标的内核,具备学业质量测评的操作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