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813篇
科学研究   43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5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91.
992.
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和特点,提出了提高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图书馆2.0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在介绍图书馆2.0及其实现途径的基础上,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实现目标、总体架构、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认为基于图书馆2.0的观念和技术是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指南,具有图书馆员2.0素养和技能的学科馆员在做好学科知识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每个图书馆尝试。同时表明,实现图书馆2.0的关键是提高馆员的认知与认同,促进馆员与用户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从用户需求出发找到改进和扩展服务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提高用户满意度.在逐一介绍了参考咨询服务的几种常见形式的基础上,总结了用户对所授予参考咨询服务感到满意(过程满意和结果满意)的各项评价指标,并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在读者满意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本次调查在方式方法及调查结果中揭示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创新.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永恒主题,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其发展亦离不开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大学的图书馆才能保持服务工作的先进性、特色化、可持续。当今社会,创新服务工作的内容、方式、途径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大学图书馆应该从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等四方面来创新自己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97.
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4个主要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CALIS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上海图书馆联合知识导航站、中国科学院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OCLC的Questions Point服务系统。从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角度,对这4个系统进行比较,就此分析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98.
企业价值2.0的价值内核在于企业和消费者整合为一体共同创造价值,这些新的规则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而现代图书馆已经从“单纯服务型图书馆”转变为“服务经营型”的图书馆,即实现图书馆与读者共同创造价值的新的服务模式,这是企业价值2.0新规则对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9.
论文将现有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分成两类并分别进行简要介绍及评价。一类从图书馆的客观因素出发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另一类从用户和馆员等主观因素出发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与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应建立一套包含基础条件、用户、馆员等主客观因素的全面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Taking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ausal configurations of IT ambidexterity (i.e., IT capabilities for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dynamic capabilities (i.e., innovation and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that are associated to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Results from a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of 63 industrial service SMEs show that these firms attain high servi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ith thre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uncertainty. Two configuration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T exploration capabilities (combined with the absence of innovation and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in one configuration and with the absence of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and IT capabilities for exploitation in another), whereas another configuration accentuates the importance of IT exploitation capabilities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ce of innovation and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in multiple ways. For instance, due to the equifinal properties of the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MEs can attain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both sequential and simultaneous IT ambidexterity, thus providing a starting point for reconciling competing views of IT ambidexterity. Other contribution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