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239篇
科学研究   126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15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洗涤次数与洗涤剂用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推导出洗涤次数与洗涤剂用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操作,给出可供实验操作人员借鉴的可行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42.
16世纪以来,在江南市镇有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社会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近代江南市镇的社会转型并不是同步的,金山朱泾镇虽处于沿海并距上海较近,但社会转型停滞不前,探讨其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3.
儒家道德理想设计的基本指向是培养一种“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即“圣人”人格,其中的“内圣”是以道德理性为前提,强调道德的自我力量,由“内圣”至“外王”,“修己以安百姓”。因此为官者的修己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性情上的陶冶,而且还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中国传统哲学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天人相通,一是天人相生。由于“天”的多重意蕴,“天人合一”思想有其内在的问题,要发挥古代“天人合一”的当代价值就必须把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以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念为基础,在通过对“天人合一”固有结构的改造,才能发挥出“天人合一”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5.
衡量一个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首先要看这个党是否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即科学地把握了以民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事求是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6.
古代的圣贤为拯救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各行其道。他们对产生乱世的根源认识不同,实行的救世方法各异。庄子认为世道混乱的根源不在政治,而在于人本身。治身在于治心,只有从精神上重建理想的家园,方为救世之道。  相似文献   
47.
从德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牙、角、陶、蚌等器物,可管窥德州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石斧、石镰、石铲和蚌刀,说明德州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这里从事着原始农业生产;大量的石箭头、蚌箭头、陶弹丸、兽骨镞及少量的铜镞,说明渔猎活动仍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的陶制器皿,如陶灯、陶盆、陶豆、陶鬲、陶罐、陶鼎、陶杯等,说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陶环、陶俑、陶牛、陶马、陶鸡、陶楼的发现,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反映;特别是陶纺轮和捻线坨的多次发现,说明德州区域当时已有了发达的纺织业。在距今4000年左右,德州先民终于敲响了文明的晨钟。  相似文献   
48.
劳伦斯作为英国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以描写人尤其是女性的性心理和性意识而闻名。小说《公主》“暴露了现代机械文明和原始主义情结之间的激烈冲突揭示了工业制度对性意识的严重摧残。”悲剧的结尾使人警醒,不要让文明麻痹了真实的情感,不要扭曲本能的渴望,不要拒绝和社会的沟通交流。作者呼吁人们回归真实.自然的本性.使精神和肉体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49.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真正的哲学必须把握它的时代性并提出相应的课题.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动力来自历史条件本身,来自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问题,即时代要求.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回答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0.
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它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人的素质是一个以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教育方案,应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