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2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教育   12186篇
科学研究   1977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500篇
综合类   96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9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963篇
  2013年   1335篇
  2012年   1364篇
  2011年   1522篇
  2010年   1010篇
  2009年   1002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1331篇
  2006年   1228篇
  2005年   1180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research aimed at identifying unique effects of reading motivation on reading performance when controlling for cognitive skills, familial, and demographic background. We drew upon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N = 1508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5th to 8th grade. Two types of intrinsic reading motivation (reading enjoyment, reading for interest), one type of extrinsic reading motivation (competition), and reading self-concept were measured by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Cognitive skills (reasoning, decoding speed) and reading performance were assessed using standardized tests and background variab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student and parent questionnaires. Applying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positive unique effects of reading enjoyment and reading self-concept and a negative unique effect of competition on the initial level of reading performance were recorded. Moreover, a positive unique effect of reading for interest on reading performance growth was recorded. One may conclude that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est might be fruitful in terms of nurturing read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2.
智慧型课堂的关键特征是机智地教学,创建智慧型课堂需要研究课堂,全面改革备课、听课和评课诸环节。课例研究意味着一种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强调深入不确凿的教学世界进行思考,以适宜智慧型课堂的探究。具体而言,它反映了从理论的实践转向实践中的理论、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从单一性研究团队转向多质性研究团队、从归类评级转向鉴赏批评四个视角的转换。围绕课例研究:共建智慧型课堂的主题,在浙江四所学校开展了课例研究实践,从教学设计改进、三维观课框架到课例研究方案,创造性地构建了智慧型课堂。  相似文献   
993.
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化学与社会类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具有迫切的使用需要和明显的资源优势。从定位、内容和研发三个维度对中美此类代表性课程分析比较表明,存在橱窗秀与工作坊两种主要实际定位,存在课堂搬家与深度加工两种主要内容模式,存在一校之力与校企联盟两种主要研发途径。确立立足于使用的建设理念、拓展内容设计模式、走校企联合的研发之路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4.
美国小学几何的图形的认识内容丰富,重视对探究、猜想、推理能力的培养。我国现行的数学课程小学几何的图形的认识的内容和要求,与大纲相比基本不变。与美国相比,我们的内容比较狭窄,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建议增加一些几何图形的概念,如点、中点、平面、相交线、平面图形、多边形、立体图形等,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95.
《左传》叙事研究的特征是:传统的文章技法与现代阅读体验的结合,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西方叙事学理论的结合,史学视角与文学思维的结合,叙事学内部多重视点的结合。这种研究特征在日后也将成为《左传》叙事研究的发展方向,丰富并发展着中国叙事学理论,建构中国早期叙事学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996.
中西空间范畴语序的差异,反映了中西初民对于空间感知过程的认知生理和心理差异。在中西空间范畴语序差异的表象之下,有多种多样的理据,但在这些理据当中,体质人类学因素是先验的、核心而刚性的理据,而文化因素则是后成的、柔性的、非本质的理据。体质人类学层面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不同的空间感知,最终形成不同的空间范畴词汇语序语言认知模式。忽视了体质人类学理据这个根源的重要性,就无法看透空间范畴词汇语序差异表象之本质。  相似文献   
997.
职业成功评定标准的确立对于促进从业者身心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大多数学者的关注点都在于主客观评定标准的进一步分割和厘定,并未关注两种衡量标准之间的作用与影响。该文针对这一研究短板,突破现有研究范式,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主观职业成功与客观职业成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发现职业发展阶段和社会性因素在二者作用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主客观标准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98.
汉字检字法属于汉字字序的范畴,有较强的继承性。由于不便于检索而有碍于普及民众教育,因此受国语运动的影响,发生了我国首次汉字检字法改革运动,改革对象是《康熙字典》部首法,关于现代汉字检字法的应用和理论研究由此展开,意义重大。新生了号码检字法,完善了笔形笔画检字法,改良了部首法,历经百年几代人努力,使现代汉字检字法真正地建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999.
毛泽东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美国学者施拉姆是海外毛泽东研究学界影响最大的专家之一。施拉姆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全方位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和主要内容,主张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开展毛泽东研究。施拉姆的毛泽东研究对国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erson praise and process praise on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how these effects change as students progress through their undergraduate years. Hundred and eleven college students worked on three puzzle tasks and received either person praise, process praise, or no praise. Following subsequent failure, students reported on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perceived competence, performance attributions and contingent self-wort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ocess praise enhances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more than person praise, and that these effects vary as students advance toward their degree. While person praise decreased motivation for sophomores and juniors, process praise increased motivation for seniors; freshmen repor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motivation.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 need for research that considers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within college sampl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