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9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6117篇
科学研究   1072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783篇
综合类   50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1218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ethnographic study examines the practice of Aikido, a martial art style originating from Japan, by a community of non-Japanese practitioners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recounts the second nature-making of the art's skillful responsiveness as a thing to be explained from the ground, rather than leaving its cultural dynamics and their appropriative relations unchallenged as a relatively homogenous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increased contact. In the case of Shining Energy (a pseudonym), the “taking” of another's cultural elements and “making” it a fully habituated and naturalized way of moving and being (second nature) are predicated on geo-making, the production of ontologizing resources (first nature) that enable culturally sanctioned modes of somatic engagements with the world. The process of appropriating Aikido entails an inversion between the figure and ground that foregrounds the geo-making of the ground/field for activity itself.  相似文献   
102.
1985年以后,“朦胧诗人”逐渐引退,“朦胧诗”的单向度写作已经不再为更年轻诗人所满足。随着国人艺术观念的解放,诗歌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以时间为标志的“第三代”、“70后”、“中间代”、“80后”和以作品价值取向为标志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下半身”等命名相继出现;各种写作潮流之间分野日益明显,并引发多次论争;民刊的日益兴盛与互联网的出现,使诗歌写作和发表打破了以前官办刊物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近20年来的中国诗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意义] 学科主题演化研究有助于掌握学科发展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等情况,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是面向科技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语义分类的学科主题演化分析方法:将关键词分为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3类,构建不同语义分类的共词网络;然后基于Fast Unfolding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具有语义特征的社区(主题);利用相似度算法计算相邻子时期主题间的相似度,构建学科主题演化图谱,以分析某学科领域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变化,实现深度、细致的学科主题演化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对2012-2015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大数据研究领域相关论文数据的处理分析,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A bibliography of periodicals focused on planning within the urban studies field is presented. The bibliography contains scholarly, trade, and popular titles. Each entry contains identical categories of information (where each category is applicable), including an annotation. The bibliography is meant to aid i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this subject area.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意义] 结合网络健康信息搜索情境,从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两个视角出发,对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影响分析,探究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机理。[方法/过程] 采用情境模拟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利用SPSS多变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归纳出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过程呈现的规律特点,并探究用户健康素养及搜索经验与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关系。[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的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对搜索过程变量分别有较大影响,对搜索结果变量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6.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在我国的城市社会尤为明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将有助于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本文对此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微信平台和移动健身运用(APP)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实验组实验后体质健康各项指标(身高体重除外)均有显著的提升(P<0.05),对照组各指标也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实验后各项指标(身高体重除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及体质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2)线上运动干预项目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目标设定,自我监测行为,个性化定制与指导,社会互动等强化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社区老年人有较强的参与体育活动愿望,且参与体育活动在时段选择、时间长度、时间频率、活动强度等方面有着自身的规律;而养老服务中心的体育服务在场地设施、健身指导、信息宣传等方面与老年人的需求存在差距。建议: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体育服务应做到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体育服务内容多样化、体育服务人员专业化、体育志愿服务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9.
网络"粉丝"文化社区传播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丝”文化在网络环境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粉丝”文化社区的形成有赖于网上传播和网下传播两种机制的合力。本文重点考察了“粉丝”社区的网上传播机制,并简要介绍了其网下传播方式。从中可以看出网络“粉丝”文化社区与现实“粉丝”文化及其他网络社区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0.
刍议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教育创新和建模的需要出发,用模式的理论审视社区教育的科学运作与科学思维。不难看出,社区教育是全纳教育模式,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区双向发展的互动互利模式,能使教育资源在重组建模过程中功能放大,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