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72篇
科学研究   173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大数据时代,人们正在以“分析全样本、接收非精确、发现相关性”的新思维探索世界。相应的技术手段日渐成熟,包含大数据处理系统、新型知识服务模式、智能决策支持的大数据科研服务平台有望成为科研新工具。新技术结合新理念,大数据正在加速科学发现、凝聚科学共同体、改变知识生产模式,数据密集型科学有可能成为科研“第四范式”。为了获取新一轮科技竞争优势、提高社会生产力,大数据将在科技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也要防范大数据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2.
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推动了学术界对于其公共学术价值的认识和利用,大数据、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环境信息化使得科学研究向第四研究范式转型,科学数据复用为新的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科学数据复用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在近20年来日益丰富,但该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采集来源,运用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梳理了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的发展态势、演进过程及研究结构,研究发现: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2006年前)、发展阶段(2007—2014年)和爆发阶段(2015年至今),主要包括基本内涵、共享与复用关系、数据复用影响因素、学科领域研究以及数据复用伦理等五个方面的研究主题。基于此,本研究从保障平台、理论基础、研究分支和方法工具四个层面构建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的知识体系,并提出科学数据公共学术价值、科学数据复用行为及机制、科学数据复用评价及影响力、科学数据复用政策和领域科学数据复用研究等几个亟须深入开展的研究主题。本研究为今后开展科学数据复用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HT5”H〗  相似文献   
53.
“后语言哲学”是相对国外语言哲学研究,针对我国外语界语言哲学研究未来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近年来,语言哲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外语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转换研究视角,立足中国实际,注入中国元素,达到新的研究范式的转变,主要包括后语言哲学研究目的的转换、研究内容的转换、研究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的转换等,以开创语言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4.
信息化的演化发展与制造业信息化的特征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广义的视解阐释信息化的内涵和演化过程。将信息化演化发展过程区分为古典范式、现代范式、后现代范式三种阶段,并进行相应比较。从后现代范式出发分析制造业信息化的运行属性,探讨其制度派生特征与技术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55.
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表述了高等教育创新的定义、内涵和特征等概念,强调了高等教育创新的集成本质,讨论了高等教育创新的动力、主因和对象等范式,分析了高等教育的观念、制度和管理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创新平台上的创新内容。  相似文献   
56.
贾旭东  衡量 《科研管理》2020,41(5):151-16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以何种方法论对这些特色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是管理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扎根理论是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优秀方法论,但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学派的“丛林”,使初学者望而却步。本文在充分回顾国内外有关扎根理论的代表性研究基础上,梳理了扎根理论发展的脉络及不同学派,对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建构型扎根理论的数据编码流程进行了比较,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思想的视角梳理了其演化过程与路径。本文认为,“扎根精神”是扎根理论不同学派共同的学术精神,在秉持“扎根精神”的基础上交流融合是扎根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及已有研究基础,拟提出“扎根方法论(Zhagen Methodology)”,为推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构建中国管理学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7.
衡量  贾旭东  李飞 《科研管理》2019,40(7):152-162
虚拟企业作为适应动态复杂市场环境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战略演进过程及作用机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三家典型企业为样本,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发现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的两个过程:在市场环境影响下,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生存需求,形成虚拟企业初级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成长需求,并积极响应市场环境,形成虚拟企业成熟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是推动不同战略过程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伴随领导者认知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战略演进过程呈现出“随行就市”和“造势入市”的特征。本文通过认知地图的方式结合战略演进过程的特征,构建出符合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特征的动态连续“W”模型,形象深入地剖析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的内在动因与形成机理,为后续详尽的探究虚拟演进理论提供了可能的视角。  相似文献   
58.
基于新古典范式的交易费用模型化无法触及制度;基于比较制度范式的交易费用模型化对交易的组织细节虽有深刻的洞见,但无法求解均衡交易费用。鉴于此,提出一种创新的交易费用模型化范式——契约结构范式。从契约结构的角度发现:交易参与人的行为品行和信息结构以及标的专用性会导致交易冲突;改善信息结构、提升治理水平是化解交易冲突的必由之路;均衡交易费用出现在信息费用和治理费用的边际效应相等时;制度环境的介入会节约交易费用但会耗费制度费用,二者的权衡导出均衡的制度边界。  相似文献   
59.
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的条件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领域也受到终身教育体系“四个支柱”和“学会关心”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涉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身份角色和社会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学科视野是前提,而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是关键。从教育社会学视阈出发,运用整合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把实证、描述的方法与人文的、理解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研究范式发展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60.
Children continue to be subjected to high levels of violence (i.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exual maltreat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concern about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 Study on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encouraged by the UN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onduc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 General and reported in 2006, has become a rallying call to improve child protection. Child protection practices and systems have been judged to be generally inadequate and, in some cases, destructive.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business as usual—more of the same—will not do. A General Comment (guide to fulfilling obligations) for Article 19, the central conceptualization of child protection of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a worldwide reformulation of child protection prioriti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by virtue of the infusion of a child rights approach. It can be a mechanism for framing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needed – for a genuine paradigm shift. Here, explication is given fo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rationale, centrality of child rights,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olistic nature, and primary elements of General Comment 13 (GC13): The child's right to freedom from all forms of violence. GC13 embodies and champions a child rights approach to child protection entailing strong support for proactive primary prevention, promotion of good child care, and a commitment to secure the rights and well-being of all children. A child rights-bas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ng framework is recommend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C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