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发生了变化,州政府资助的主要方式从基于需要的助学金转移到基于优秀的奖学金,州奖学金项目获得极大关注。据此,美国很多州设立了本州的奖学金项目,这给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给我国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博耶于1990年提出“教学学术”思想以来,我国学者对教学学术的内涵、发展障碍、发展途径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对促进我国教学学术研究以及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奖贷金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在结束北洋军阀的混乱的统治后,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实施奖贷金政策,包括自费国外留学生奖学金政策、国内皖籍大学生奖学金政策、省立中等学校清寒优秀学生奖助金政策、助学贷金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鼓励学生继续求学,减轻优秀学生的经济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established a Teachers’ Academy to reward excellence in teach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eachers’ significant networks and their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achers’ Academy. The research data consisted of answers to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were examined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teachers’ network consisted of significant relations with (1) colleagues and other teachers, (2) peers in pedagogical courses and pedagogical experts, (3) students, and (4)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The conversations with different parties varied in nature, content and the level of confidentiality.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应从无偿资助为主向有偿资助、奖励资助转变。扩大有偿资助比例和范围,加大奖学金资助力度,减少无偿资助。既要发挥资助体系的扶贫解困功能,还要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实训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娴熟的技术能力。在课题选择上要紧紧把握住从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成为有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时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的运动奖学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澳大利亚已形成与各自国情及竞技体育体制相适应、并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运动奖学金管理体系,而我国运动奖学金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从省市高水平运动队、高等体育院校、普通高校3方面探寻我国运动奖学金管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从人文学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文学者如何看待数字人文,他们又如何被数字人文的浪潮所影响。通过对人文学者数字学术认知与数字学术需求的考察,为数字人文服务和系统设计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4个领域展开比较研究,并以访谈素材进行饱和度检验,构建起"认知-预判-担忧-需求与应对"的质性主线。[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不同领域人文学者对数字学术的认知并不完全相同,但对其影响的预判也存在共性之处,他们普遍认同数字化对人文的研究素材、研究方法、知识传播和研究问题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面对数字化浪潮,人文学者的担忧主要包括对数字学术研究深度的担忧、对学科主体地位的担忧和对技术环境下学术伦理问题的担忧;最后,人文学者在自身能力提升、数据、技术、科研评价体系方面存在许多需求,其中对"基础设施"和"数字项目"的需求最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4所大学的研一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奖学金制度下,研究生的压力体验及其调试,结果发现: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和入学获得奖学金等级的研究生其奖学金制度压力、压力转化及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不同;研究生的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转化方式不同,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论编辑的学者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辞海》对“学者”的释义,认为“编辑”与“学者”两者关系不是同一关系,而是从属关系,“编辑”是“主,”“学者”是“从”。分析编辑的学者素质的特征:编辑应当比一般学者更具有学术的品格,更善于跳出具体课题的解析,而去把握学术问题的发展史,更善于比较一组相邻但不同学科论著的得失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