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7426篇
科学研究   113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21篇
综合类   69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864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1057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699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2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学校体育得不到重视,造成高水平人才断层,训练成材率低。其原因是观念和机制、管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32.
图书馆改革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42,自引:5,他引:137  
孙继林 《图书馆论坛》2002,22(5):133-135
论述了在图书馆管理机制改革中,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才激励机制和培养机制,图书馆的岗位责任制应该体现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原则;分配制度应该体制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人才培养应该体现鼓励竞争严格考核,重在学习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33.
当前图书馆人才引进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现今图书馆在人才引进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在21世纪的新环境中如何做好图书馆的人才引进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见解。  相似文献   
34.
面对新形势和挑战,医学期刊需要通过打造科学的团队结构、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采用适合期刊发展特点的管理工具,使成员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使团队发挥整体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提升期刊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基于《军事医学研究(英文)》杂志创建和实践共创型团队的经验,阐述了现实+虚拟共创型编辑团队的构成及基本特征,以及运用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构建团队管理体系的具体举措,包括管理理念和思路、制定原则和步骤、实践路径和方法等,并总结了编辑部OKR管理体系实践在期刊业务创新、成员自主赋能和团队协同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医学期刊同行提供办刊管理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5.
人才对于对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具有战略性、支撑性作用。《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丰富科技馆体系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完善激励机制,造就一支总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并重的人才队伍。”本文通过对人才队伍发展现状的研究和问题分析,从工作理念、培养机制、激励措施、统筹推进等方面对人才队伍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条件保障等各个环节中,实现“专创”教育有机融合,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纵深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选择,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
图书馆人的学养与精神生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钦恩 《图书馆论坛》2006,26(6):281-285
现代图书馆人是兼具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修养的学人,应具备学养型的质素,崇尚学人型的精神生活,积极培育并臻于良好的学养境界。  相似文献   
38.
魏来  蒋丽艳 《晋图学刊》2005,(5):5-8,22
新世纪呼唤新型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主要阐述了如何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创新性“复合型”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论述实现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9.
40.
我国当代媒介文化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拓宽了当代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媒介文化消费和传播中暴露出诸多不良行为,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亟待提升。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批判性思维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目标,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经验、立足我国国情,课程目标应涵盖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媒介鉴赏、信息获取分析、创造媒介产品、信息技术运用,以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文化自信;开发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加强大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