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1164篇
科学研究   265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王妍  任慧军 《科教文汇》2014,(9):227-228
温度预报是公众要素预报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完成这部分实习内容,本文在分析目前气象部门温度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对授课重点逐一剖析,力求在有限实习时间内,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温度预报技术的要领,提高学生温度预报准确率,从而达到优化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本文借鉴热力学中一种巧妙的证明方法,用直观的物理论证给出了保守力具势的充分性证明,克服了以往在理论力学课程中只有利用复杂的数学工具才能进行充分性证明,学生难以理解的缺点.  相似文献   
73.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six warm-up modalities on peak power output (PPO) during the high-pull exercise. Nine resistance-trained males completed six trials using different warm-ups: high-pull specific (HPS), cycle, whole body vibration (WBV), cycle+HPS, WBV+HPS and a control. Intramuscular temperature (Tm) was increased by 2°C using WBV or cycling. PPO, Tm and electromyography (EMG) were recorded during each trial. Two high-pulls were performed prior to and 3 min after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warm-up.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PPO occurred with HPS (232.8 ± 89.7 W, < 0.001); however, this was not different to combined warm-ups (cycle+HPS 158.6 ± 121.1 W; WBV+HPS 177.3 ± 93.3 W, = 1.00). These modalities increased PPO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those that did not involve HPS (all P < 0.05). HPS took the shortest time to complete, compared to the other conditions (P < 0.05). EMG did not differ from pre to post warm-up or between modalities in any of the muscles investigated. No change in Tm occurred in warm-ups that did not include cycling or WBV.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movement-specific warm-up improves performance more than temperature-related warm-ups. Therefore, mechanisms other than increased muscle temperature and activation may b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short-term PPO.  相似文献   
74.
离子浓度和温度变化对骨骼肌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和温度是影响表面肌电变化的三大重要外周因素,但是影响的程度还不清楚,通过分别测试记录蟾蜍腓肠肌不同氢离子、钾离子浓度和温度干预下的表面肌电的变化,初步确定这三个外周因素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变化的外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H 浓度显著增加可以使MF下降,IEMG值增加,K 浓度增加或减少都可以显著地影响表面肌电的变化,是影响表面肌电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温侣度变化对表面肌电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5.
针对不同温度脉冲进口条件对非傅立叶导热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模拟 ,数值预示了不同脉冲形式 ,以及不同脉冲频率产生的不同的非傅立叶导热特征 ;同时也数值预示了同一种脉冲作用下 ,热波导热、非傅立叶导热和傅立叶扩散的差别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一种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温室内温度、湿度两项主要参数的自动检测及显示,由键盘输入两项参数的参考值,系统模糊逻辑控制相应炉、泵通断,调节室内温湿度,使其趋于参考值。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适用于中尺度系统研究的位涡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推导绝热、无摩擦大气方程组,讨论了新方程组的特点;新方程组中,位温 显式出现在动量方程中,有利于探讨倾斜的等熵面(等位温面)对中尺度系统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此新方程组,推导出适用于中尺度系统研究的新的位涡方程,新位涡方程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散度项显式出现在方程的右端;这为研究中尺度系统演变过程中,辐合、辐散效应对系统位涡收支的影响、进而研究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8.
在批把果肉酚酶提取分离的基础上,对酚酶的适宜pH条件和热稳定性以及对几种抑制物质的反应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酶A、酶B的最适pH范围分别为4.2~4.7和5.8~6.5,两种酶在pH6.5~7时较为稳定、酚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当60~70℃时酚酶仍有较高的活力和较好的稳定性.抗坏血酸、苯式硫脲、亚硫酸氢钠、DT T(二硫赤苏糖酵)对酶A、B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05mmol/L铜试剂对酶B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酶A的作用不明显,EDTA对酶B基本上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认识海冰厚度在气温等因子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是估算海冰资源量的基础。该文通过室内冻结实验、现场观测实验和历史资料分析,探讨了在气温和风的影响下海冰厚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冰的再生周期。室内实验利用500L温控冰柜,实验温度设为-2℃、-4℃、-6℃、-8℃、-10℃,冻结时间114h—120h,冰厚取样间隔6h。现场观测地点为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北侧海区的潮间带平整冰面,在观测冰厚变化的同时,测定实验地点的冰面温度、冰上气温和邻近岸上的地面温度、地上气温。历史资料分析使用1989年12月25日~1990年2月23日葫芦岛海洋站观测到的气温、风速和冰厚的资料,以及同时期葫芦岛气象站≤-2℃积温、≤-4℃积温资料做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随着气温降低或负积温值的增加,冰厚逐渐增加;风速增加,冰厚降低,风速减小,冰厚增加;在气温≦-4℃条件下,渤海海冰再生速率为1.86cm/d,生成厚度为10cm的海冰所需时间为5.4d;常冰年渤海各海区工程性开采海冰的可能次数为:辽东湾7.4次~13次,渤海湾3.7次~7.4次,莱州湾1.9次~3.7次。  相似文献   
80.
陈志银  叶志毅 《科技通报》1991,7(3):141-145
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在杭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气温是桑树冬芽萌发的主导因子。日照和降水通过气温而起作用。3月平均气温提高1℃,乌皮桑、荷叶白和一之濑的脱苞期分别提前3 d、5 d和3 d;燕口期分别约提前3 d、4 d和4 d;开叶期分别约提前4 d、5 d和4 d。从脱苞至开叶的天数平均为13 d、10 d和7 d。气温高从脱苞至开叶的天数少,以乌皮桑对气温的反应最敏感。分析结果指出春季稳定通过10℃的始日可作为桑树生长季开始的指标。春季气温呈波状形上升,桑树生长也表现为阶段累积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