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729篇
科学研究   2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84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2.
谁之过     
王建庆 《教育现代化》2005,(10):117-117
案例:初二女生小菲,孤儿,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极度自卑、极为孤独。学校出于同情,减免了她的一切费用并安排她食宿在校,但小菲某夜离校出走……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城市“弱势群体”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陕西省城市弱势群体参与健身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城市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极差 ,健身意识不强、健身活动太少是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和关注 ,不能仅限于生活上的关心、经济上的资助 ,还应关心他们的体质与健康 ,支持他们参与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奖自1990年开设后,迄今已评了12届。评奖标准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打造的一把尺子,而以这把“尺子”量出来的获奖作品,则准确地体现了社会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过程。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内容,又是展示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橱窗。这一点,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可得到典型的反映。所谓人性,是人在现实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规定性:既包括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为生理需要,诸如食欲、性欲、享受欲、获取欲等等;人的社会属性则表现为社会需要,如交往、理解、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  相似文献   
15.
知识援助--图书馆体现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会弱势群体的产生并不完全是当事人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因素使然。解决社会造成的问题,需要社会的力量,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关心,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服务系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源优势,为那些需要援助的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进修、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知识援助。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杨 《青年记者》2002,(4):22-23
一直关注媒体报道的人们一定还会记得:1997年同时去世的特里莎修女和王妃戴安娜在媒体报道中所享有的待遇明显悬殊。有人分析说,戴安娜集美貌、财富于一身,显然是大资本宠爱的对象;而特里莎修女因始终与弱势群体为伍,在传媒上遭受冷遇也就理所当然。国内的传媒跟风而上,关于戴安娜的报道连篇累牍,而特里莎修女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所谓弱势群体,可以理解为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除困境的、值得社会广泛同情的群体,例如: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妇女、病人以及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所面对的难题中有很多不是一朝之果,这些问题的形成,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动因。所以,涉及有关弱势群体的难题常常牵一发而动全局,大则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小则影响少部分人的生活和思想。所以,媒体要把握对弱势群体关注的分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慈善新闻报道逐渐升温,以关注弱势群体,倡导现代慈善理念为主题的慈善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成为当今媒体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图书馆参与信息分化社会调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图书馆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信息分化社会调控.图书馆可以采取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扩失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及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特殊服务等措施,为缩小信息鸿沟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话题围绕一个记者朋友的一次采访经历展开.这是一位名叫"子夜的昙"的记者朋友贴在网上的一个帖子,先请大家看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