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6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01.
严长根 《贵州教育》2008,(15):44-45
人教版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除传统的历史学习内容外,还增加不少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礼义的总汇,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之根.让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在今天得到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是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美德事例,寓美德教育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品.……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并是历代人们推崇的精神财富.它是古代文明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社会风尚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之一。随着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反思,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尊老、敬老风尚.日渐引起重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也被视作老人节.当天媒体相继刊发了不少家庭和睦、心态平和、健康长寿的典型例子,其中闪烁着普遍的敬老意识和自愿者的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105.
试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礼仪廉耻、仁爱孝悌、诚信报恩、见利思义、忠君报国等美德蕴涵的思想和精神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界的人们所接纳和传承,因而也成为现当代我国道德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前,部分中小学生存在着“精神失落”和“道德滑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把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批判继承、去芜存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拿来主义、兼收并蓄,辩证分析、相辅相成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7.
普及礼仪知识,从大学生校园礼仪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教育艺术》2005,(6):55-55,47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整个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8.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化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明史中,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中华儿女孕育了华夏大地上所特有的中华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0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世人所倡导。在与时俱进的今天,诚信这种传统美德更不能丢。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阐述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生日刍议     
生日,是我国汉族和兄弟民族的人生四大礼俗之一,亦称诞辰礼。诞辰,被世人视为人生最神圣最值得庆贺的时刻。当一个通体殷红的团物红光闪烁,从“人门”脱胎而去,“哇”地一声啼哭, 一个新生命便宣告诞生。从此,其便获得了“生日”,也获得了庆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