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3021篇
科学研究   315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187篇
文化理论   75篇
信息传播   73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046篇
  2012年   1206篇
  2011年   1399篇
  2010年   1337篇
  2009年   1252篇
  2008年   1345篇
  2007年   1060篇
  2006年   855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有益尝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要充分发挥这一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必须在师生、生生间创设一种平等对话,民主交流的氛围。另外,合作学习还需要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要为每一位学生保留个性,让他们在整体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活跃思维,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22.
一、思路采用网络写作教学的想法源于我在教学生对话时经常采用的模式训练法,即:给出句型、对话模式、应替换的字、词、句,让学生模仿句型或对话,进行替换练习,学生训练多了,就能脱口而出。所以我在写作教学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给出学生写作时所需的字、词、句和范文,学生浏览  相似文献   
23.
个体互动阅读教学的“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互动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个体先按照自己的方式独立阅读本,再通过生生间、师生间多形式的交流对话,实现阅读理解与欣赏的互补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个体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扩大阅读教学的效益。它可作如下“数字化”。  相似文献   
24.
25.
我们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在演播室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即兴讨论的节目称为谈话节目。近两年,谈话节目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荧屏一大亮点,而林林总总的谈话节目在竞争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风格各异的谈话节目之间有没有“共性”可循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二套在2000年7月推出的演播室谈话节目《对话》为例,探讨谈话节目的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6.
广播剧是一种听觉艺术,听众只能凭听觉欣赏,以获得审美享受。一部好的广播剧除了剧中人物对话,独自外,还必须合理运用音乐。音响。解说等创作手段来协调整个剧情演绎的节奏和气氛。本文结合笔者编导的《瞬间》(先后荣获98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浙江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98年度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和《玻璃心》(荣获2000年度浙江省广播文艺奖二等奖),谈谈对广播剧抒情本质的把握和审美空间的开掘。  相似文献   
27.
曹雪芹作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在《红楼梦》中通过人物对话直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人物对话高度个性化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红楼梦》中某些次要人物的对话主要是为了交代故事情节 ,或者是为了间接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服务的。《红楼梦》的对话写作技巧炉火纯青 ,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28.
29.
英语是一门重在应用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前,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形成的能力是不平衡的,这中间最突出的就是口语的缺憾。学生在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感觉吃力,有的甚至不能开口,惧怕用英语对话。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0.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表现出研究主题的"去中国化"、交流话语的"亲汉语化"、研究方法的"轻定量化",此类集体语微的表现令人担忧.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应该如何参与国际对话?在国际对话中究竟担当怎样的使命?恰当处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天上与地下(理论与实践)、祖先与嗣后(历史与现实)、域内与域外(国内与国际)、宏大与精小(宏观与微观)等几对范畴,实现二者关系的合理超越成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理性追求,尊重"取"的前提下,适当的"予"成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在国际对话中的使命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