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电视谈话节目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怡淼 《传媒观察》2005,(10):47-48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它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开播掀起了收视狂潮,  相似文献   

2.
苗阳 《新闻爱好者》2011,(5):120-121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并非一种新的节目形态,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谈话节目的继承和发展。节目仍以演播室为固定谈话场所,由主持人协调双方或多方交流,每一期围绕一个话题,由嘉宾参与共同完成传播活动,具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双重属性。通常谈话节目对某一话题不限定其谈话角度,往往从多个角度出发,剖析各个侧面,完成对某一问题较全面的认识,如从社会学角度、文化学角度、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杨东平在谈到《实话实说》的成功之处时认为,《实话实说》其实是满足了大众对媒体说真话的要求,因此谈话节目应把真实性视为节目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谈话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谈话气氛的营造显然是最关键的,它是谈话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怎样使演播室成为一个“磁场”,让嘉宾和观众在常态下轻松地进入谈话情境,不仅能畅所欲言,甚至还可以即兴发挥,这就需要策划人员着力营造好谈话节目的谈话氛围。  相似文献   

5.
演播室是电视谈话节目的必备要素.比较中国过去和现在的电视谈话节目,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演播室,包括道具、灯光、色彩等的设计和布置,也包括节目参与者.它们可以直接展现出社会、民众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谷俊 《视听纵横》2004,(5):115-116
电视谈话节目通俗的说就是把平常人们利用茶余饭后在家里、办公室等相对私人的地方讨论他们所关心的话题,移到演播室,有一个核心人物(主持人)的前提下,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一般的人际之间的谈话必须具备人、话题和环境这三大要素,谈话才得以进行下去。所以,作为由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回归的电视谈话节目也应该具备一般的人际传播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7.
一、谈话类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谈话节目都有一个基本的样式,就是在演播室或室外指定场所内营造一个特定的谈话氛围,通过主持人的穿针引线,让嘉宾、观众进行双向交流,在平等和轻松的气氛中,探讨公众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人生问题。谈话节目的内容可以分类,第一类是叙述经历的,第二类是介绍知识的,第三类是讲述观点的。谈话节目的形式是  相似文献   

8.
申玉彪 《声屏世界》2010,(10):34-35
近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因其制作成本较低.受到电视界的欢迎。能否持续、稳定地提高节目质量,对于任何谈话节目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个挑战。《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推出的一档演播室谈话节目。该谈话栏目历经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一个演播室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0.
电视台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类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现今谈话类节目已伸展到各个领域。从实录性的,到理论性的;从生活服务性的,到科学知识性的,可以说无处没有“谈话”。荧屏兴起了“谈话热”!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4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电影《黄金时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黄金时代》细致刻画了萧红的一生,影片中再现了民国时代的历史场面和作家群像。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萧军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镜头中,二萧隔着书店的橱窗玻璃,与鲁迅先生打了爪照面……余生也晚,不曾见过当年内山书店的真面目,但或可根据有关内山书店的史料和回忆录,来再现和还原内山书店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之科学”到“政策之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纵观科学结构的所谓“科学之科学”(Science of Science)正转向“科学政策之科学”(Science of Policy)的新方向,为此可以认为,纵观科学结构的科学地图(science map)将移向科学结构中包含的纵览政策的政策地图(policy map)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科学根据(evidence)的政策制定可以确保其透明性。文章通过应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简称JST)构建的专利和论文整合检索系统(PATLISYS—J),介绍世界科学结构的可视化,以及将任意研究者详细分析等进行可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9.
贾亚洲 《编辑学报》2009,21(4):364-365
依据数量语言的数理特性将数值范围划分为随机性范围和确定性范围,用浪纹号"~"连接随机性数值范围,一字线"—"连接确定性数值范围,例证了这2种数值范围号的技术表达效果,探讨了数值范围号功能和使用场合的细分与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参考文献”与“注释”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文献和注释是引文分析的数据源,文章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对照,指出其异同及在引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