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本文分四个部分。首先,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指出了禅的思维特征是意会思维。禅所主张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是意会思维形式的经典表达,这是对传统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其次,本文从禅的意会思维的体感性,体验性,不可言传而难以把握,以及经验层面上的可操作性,可靠性等四个方面,揭示了禅的意会认识的特点;第三,本文分析了禅的思维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悖论,相对主义等思维特征;第四,证明了禅的意会思维同审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国内美学界掀起了关于研究方法讨论的热潮。应当肯定,研究方法的探索对于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扩展我们的视野,推进美学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目前在讨论中出现的某些引人注意的倾向,我认为,在方法论的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思维方法作为基本原则,用它来指导方法论的研究。在方法论的探讨与运用中,既要批判过去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的倾向,又要注意批评那种不恰当地抬高某些方法,并以它来贬低或取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主义倾向。众所周知,形而上学机械论与科学主义是对立的。科学主义者是把批判旧的形而上学机械论的美学研究方法作为己任的。批判过去美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机械论,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问题在于从什么原则出发去批判形而上学机械论。是运用辩证思维方  相似文献   
23.
审美活动属于认识论和实践论范围,不属于本体论范围;从认识和实践看,美无本体、本质,不存在那种单单具有“美”的性质的实体;本体论中不存在主体客体的区分,只有在认识论和实践论中才有必要划分主体和客体;审美活动是主体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践性的认知关系或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审美判断是一种包含着客体内容的主观判断;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审美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24.
日本美学范畴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日本美学范畴所具有的形象性、象征性、情感性等特点 ;揭示了日本美学范畴生成和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历程 ;阐述了日本自然美范畴序列及生成的文化原因 ;论证了自然美范畴是生成艺术美范畴的基础 ,并阐明了艺术美范畴中所蕴含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5.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论述了日本和歌四个重要的美学特征:第一,和歌具有非政治性、非社会性倾向,和歌以表现恋情为中心;第二,和歌重在表现瞬间的印象和感触;第三,和歌形式短小、精炼,意蕴含蓄而悠远;第四,和歌追求表现禅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境界。本还进一步分析了形成和歌上述特征的化原因。  相似文献   
26.
日本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即佛教的"无常"观念对日本建筑样式的影响;顺其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幽暗为美"的"阴翳"审美心理特色和禅宗的审美情趣在建筑和园林造型上的反映,同时也揭示了日本民族审美心理与建筑特点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7.
一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文艺要以社会效用为标准,主张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人。柏拉图这一思想的提出,完全从他的政治需要出发,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实用性。因此,对他这方面理论的研究和评价,必须建立在洞察当时的历史现状和他的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理想的基础之上。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文艺思想是由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派生出来的。这正同文学思  相似文献   
28.
从德国浪漫派开始的非理性化文学倾向引起了西方非理性化哲学思潮的出现。19世纪中叶是非理性主义哲学兴起与重大发展的时期。叔本华开始了对人的非理性本质的尝试性的描述,提出“世界是意志与表象”,人的本质是原始性的意志之说。尼采认为人的本质是悲剧性的,并以激扬高蹈的气势发出与死之必然性进行抗争的口号!从此,  相似文献   
29.
1 “痴心女与负心郎”的创作主题在我国文学中出现很早,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艺术形式的丰富化,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差不多以全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从而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原型母题。这一主题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执着地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原型母题正说明符合了民族审美心理的需要。可以认为,这一母题积淀了中华民族对人生爱情中这类悲剧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伦理上的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痴心女与负心郎”主题从出现到成为原型母题有一形式变化和内涵深化的过程。就内容而论,它从单纯的性爱悲剧演变为以性爱为基础的人生社会悲剧,不断增强内涵的道德性和社会性;就形式的演变而论,从最早的四言体叙事诗发展为传奇小说、唱词、戏曲、电影、长篇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正是内容的不断深化决定了这一主题要寻求更多种更成熟的艺术形式加以  相似文献   
30.
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论证了前期维特根斯坦对符号主义美学家苏珊.朗格的影响和启示,具体表现在对记号与符号的区分、对逻辑形式的强调等。朗格受维氏的影响是整体上的,而局部的改造和提升(如情感指人类情感概念而非静默的宗教情绪,逻辑形式是可言说的并表现为生命形式)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