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88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702篇
教育   60825篇
科学研究   13575篇
各国文化   143篇
体育   2001篇
综合类   2390篇
文化理论   771篇
信息传播   13825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711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1054篇
  2019年   1184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1223篇
  2016年   1764篇
  2015年   2884篇
  2014年   6704篇
  2013年   5799篇
  2012年   6739篇
  2011年   7340篇
  2010年   6366篇
  2009年   6331篇
  2008年   8136篇
  2007年   6607篇
  2006年   5108篇
  2005年   5032篇
  2004年   4203篇
  2003年   4087篇
  2002年   3512篇
  2001年   2843篇
  2000年   1815篇
  1999年   553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社会转型期运动员道德问题致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道德问题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反响,为使我国运动员道德建设与时俱进.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运动员道德的内涵、特征、现状、分类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体育道德问题受当前社会众多因素影响,与运动员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也存在关联.通过研究提出了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在线服务”的内涵、可行性、重要性的分析,探讨了“在线服务”的项目和方法,提出了“在线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扩展,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导入CIS理论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素萍 《图书馆》2001,(5):39-40,51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导入CIS理论,塑造图书馆新形象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65.
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浅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廖金芝 《图书馆》2001,(3):61-63
文章对目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图书馆要针对读者群以及信息需求的变化,推行全方位的开放式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网络环境下怕馆藏,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虚拟馆藏和现实馆藏的关系分析,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性质,特点做了简要的概述,提出了对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工作的新特点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基于网络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梁前刚 《传媒》2001,(10):37-37
报刊审读实践证明,审读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管理,使之成为落实管理和促进管理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如何使审读真正发挥效能呢?我以为:  相似文献   
69.
墨子的环境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为墨子的“兼爱”,包括人类长远之利的环境保护,也包含着破坏环境对人类的久远影响。墨子大力提倡“节用,不仅是要求制止奢糜之风,反对浪费,更重要的是保护自然资源,以低度消耗资源和适度消费的方式,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墨子讲城地防御时也不忘指出保护环境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0.
应酬语的理解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对应酬语的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当且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传统的套语式教学方法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正好与此相反。这种思辨推理过程的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容易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