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16年,湖南省档案局始终把精准扶贫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进行扶贫走访和专题研究,千方百计争取扶贫资源,帮助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扶贫是民心工程。新年伊始,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身患重病人员、空巢老人、五保户和特困老党员家庭进行新春走访慰问,给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六一”期间局长胡振荣带队,对村里留守儿童和小学生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七一”期间与溢田村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姻,进行“两学一做”专题党课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2.
一、温州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 几乎在一夜之间.文成县玉壶中学成了引人注目的学校。就在2006年高考期间。该校高三年级四个班200余名学生,参加高考的只有58人。众多学生放弃了高考,准备出国打工。出国打工成为玉壶人脱贫致富的一大途径。特别近几年欧元上涨,去欧洲一些国家打工更成为玉壶镇年轻人的目标。玉壶中学现象在温州有一定的代表性,多多少少折射出温州人的高考观念。针对温州高考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温州市瓯海区文联副主席林长春认为,传统文化对温州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留下的讲究实效注重功利的文化观念.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温州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温州人带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高考,才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温州高考风景:平静、从容、理性乃至洒脱。温州高考现象。也许可以给其他地区的考生们带来一些启示:条条道路通罗马。路在脚下。  相似文献   
63.
荣获诺贝尔奖、创业成功、投资获利、买彩票中奖,都有可能使人变成亿万富翁。不过,在美国,想要快速致富,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当告密者。美国多个政府部门都已经设立了重金举报奖励计划,在过去的几年中,多名"告密者"已经成功通过打小报告的方式脱贫致富,从普  相似文献   
64.
赵振邦 《河南教育》2009,(10):14-15
2000年6月,我从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毕业:2002年,我正在外地打工,得知县里招考“大学生村官”,便毅然回到家乡,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带领我所在的淇县桥盟乡赵庄村群众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5.
谢敏 《档案天地》2005,(6):39-40
一个霜降初寒的早晨,河北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农民养殖专业户李洪顺,风尘仆仆地跑到农村信用社,没用5分钟时间便办妥4000元小额贷款,解决了紧缺储备饲料的燃眉之急。他惬意地说,过去贷款实在难,现在一会儿就办完,这信用档案实在是为咱农民脱贫致富搭桥铺路哇!  相似文献   
66.
67.
68.
论山羊养殖业作为我省山区农村脱贫致富项目的可行性王建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迅速。然而,各地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许多沿海地区、城镇郊区的农村经济已相当发达,农民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而许多偏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有的...  相似文献   
69.
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性贫困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与生态破坏同时并存是西部许多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征,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为了把消除贫困、强区富民与生态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建立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脱贫致富为目标,建立生态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7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已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解决温饱问题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脱贫效果日益式微,且返贫率居高不下,贫困日益呈现出钢性特征。今天我国要早日消灭贫困并巩固脱贫成果,必须强化对贫困地区人们因自然灾害及家庭成员重病、意外等事件的救济帮助,同时改变制度化了的只重种养的扶贫模式,并通过发展经济、外出打工及改变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建设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与工业化、现代化一致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实现文化、价值等重建,培养起贫困地区人们的反贫困主体精神,在消除物质贫困的同时消除精神贫困,实现真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