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熊十力轶事     
叶新 《出版参考》2006,(3):39-40
熊十力,哲学家。原名升恒,字子贞(或子真),民国后以字行,后更名十力,自号漆园,又号逸翁。湖北黄冈人。1885年2月28日(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生,1968年5月23日因患肺炎病逝,终年83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在中国,是一个世事激变的世纪,其规模和程度都是空前的。在思想界,呈现出一种激进比赛的态势,而社会生活也处在不断革命之中。  相似文献   
73.
自1923年以后至1929年结识马一浮之前,熊十力在思想上已有两次重要变化,这决定了<新唯识论>初稿的基本思路是"以变易为体",即坚持一种非现成性本体论.但结识马一浮之后,后者却坚决反对这一思路,致使熊十力对<新唯识论>初稿渐生疑虑,并于最终决定修改此稿.由熊十力本人改定的前半部与主要由马一浮改定的后半部一样不再延续"以变易为体"的思路,而逐渐转向马一浮所主张的"变中见常"思路,即从非现成性本体论转向现成性本体论.这次转变实为熊十力自1923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74.
中国近现代哲学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年代,以"比较哲学"的视域和面目展示自身的.这一时期,熊十力构建了一个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气息甚为浓郁的哲学体系,但却对西方哲学给予中国哲学的影响乃至刺激作出了适当的反应.他在<明心篇>中提出的"智识合一"论,在立足于本民族哲学的基点上,尽可能地借鉴、通达他民族的哲学智慧,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予以形而上的思考和回答,从而凸显了其"世界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75.
我只需带着耳朵,聆听就好2009年7月11日,先于季羡林先生几个小时,93岁的任继愈先生驾鹤西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谢冕说,"他的离去使我感到悲凉",我也感到了这种悲凉。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像被剜去了似地疼痛,  相似文献   
76.
熊十力的乾坤易学是一种新易学;在《乾坤衍》一书中,熊十力系统阐发了乾坤易学的思想体系;熊氏由"辨伪"、"广义"建构起的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儒学史和中国易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本书名为《人物小记》,系"清园丛书"之一种,收录著名学者、思想家王元化先生自选作品2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读书札记,有的是纪念文字,有的是论著序跋,大多与读者熟悉的人物有关,如《谈鲁迅小集》《谈胡适小集》《记熊十力小集》《记顾准》《记王瑶》《记孙冶方》《读〈毛选〉记》等。当我们读到那些由记人叙事连缀起来的历史片段,变成一幅幅活动的影像,其景其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8.
刘放 《教师博览》2008,(9):22-23
“十力”者,佛家之术语,出自佛典《大智度论》“六度之业既深,十力之功自远”一语,系指佛祖具有的超群智慧、广大神通和无边法力。世间出了一个叫做熊继智的人,居然径直把这两个字取来做了自己的名字.甚至还动辄自称“熊十力菩萨”,委实牛气冲天。  相似文献   
79.
与早期现代新儒家相比,熊十力的人性说自成一家。他不仅将人性限定在本体论的范围内,认为人性是至善的,而且将宋儒的气质之性剥离出人性的讨论范围,认为在作为人类生理构造方面,气质的通塞程度决定了道德品质的先天差异。虽然气质的阻塞会妨碍天性的显发,但是通过"保任萌蘖"、"推扩天性"的修养功夫,人类也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相似文献   
80.
冷学宝 《师道》2010,(11):47-49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人,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家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大英百科全书》称他和冯友兰是中国当代哲学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