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14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民俗旅游是河西走廊旅游业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不仅有利于带动当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推动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肃南裕固族民俗旅游开发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要加速发展河西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应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展示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大舞台,尤其是在第9届民运会后,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更加重视,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通过对我国历届民运会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和思考,理顺关系,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歌,除表现草原儿女对家乡的深情外,更全面的是表现了广大蒙古族同胞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的眷眷深情。今天,强调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更应该大力宣传和高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经典歌曲。  相似文献   
84.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5.
民族文化村寨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活栽体,加强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保护民族文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拉缆乡排烧村排烧苗寨,是一个原生态的、典型的、有文化内涵的民族村寨,本文以它为个案,探讨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建设、开发、利用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6.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职业技术教育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我们应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传统和新兴产业技术的共同传导,加快各少数民族整体现代科技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从生态-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鄂伦春族的经济类型变迁并不是适应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果,相反是改变森林生态平衡的原因,不是按生态-经济规律自然进化的必然产物,而是在“单线进行论”基础上形成的“进步观”和“政府干预论”的支配下人为进化的逻辑结局。像鄂伦春族这样的小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应在其拥有充分的“环境权”的前提下由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88.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92-2010)收录的核心期刊论文——民族关系研究系列文献为分析研究为样本,从文献数量及时间分布、刊载期刊分析、文献作者分析等层面对近年来民族关系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以清晰洞见当前民族关系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9.
我国的民族识别经过了四个阶段,其中"文革"后的民族识别、重建工作是其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依据村民族籍可变更的政策,更改了村民的族籍。族籍变更初期,由于民族文化集体记忆的碎片化,以及村民还处在追求基本的生存需要阶段,因此民族文化认同较弱。21世纪,当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渗透到经济领域时,民族文化便成了人们休闲消费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侗族乡尝试利用侗族文化来发展乡村旅游。在政府主导、大众媒介广泛宣传下,枫村自觉接受重构了的侗族文化符号,为村民建构了集体记忆;在与外来游人的互动中逐渐产生了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板鞋竞速项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及价值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板鞋竞速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必要性分析,继而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