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943篇
科学研究   88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系统对于新课程实验方案的回应是新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重建与发展课堂教学系统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的重建与发展中面临系统适应、制度重建、行为转化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分析和解读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以课程理想和蓝图为目标,建立课堂与课程的响应机制是现阶段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92.
近代学科规训制度的中国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学科规训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 ,它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的路径 ,既是近代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与完善化的过程 ,使中国人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了解了近代西方科学的全貌 ;同时也是学科规训努力争取获得制度化安排在思想和文化上的斗争过程 ,特别是传统文化与代表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西学之间的深层矛盾 ,时刻影响着学科规训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仔细梳理这段历史 ,了解学科规训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理解一种合理的制度化安排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今天我们制定正确的学科规训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综述了幸福感主要的 5种解释模型 ,即目标模型、自我决定模型、判断模型、适应理论、人格模型 ,认为 :各种解释模型各有优缺点 ,未来的研究方向 ,是对不同理论模型的整合 ,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幸福感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994.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校适应、学习状况、校内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子女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在学校适应中存在情绪障碍问题;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不高;部分民营企业家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改进教学与教育管理方式,加强人际沟通技巧训练,改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引导部分民营企业家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995.
顺应论是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翻译也不例外。在《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本中,译者葛浩文选择顺应英语语境,即英语读者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使译本在英语世界易于接受,获得大量好评。但同时,对中国的文化特色也存在一些误读和屏蔽。  相似文献   
996.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隔离,根本不考虑教育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引领生活,创建生活化校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生活的大环境中,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高校简介英译的过程及研究方法。通过概括中国高校简介英译的研究现状和分析顺应论的研究成果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得出顺应论对中国高校简介英译过程研究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结论,以期使中国高校简介英译研究的翻译过程在理论研究上能够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98.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ways in which one group of adaptors transformed the play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into the medium of the comic book for use in school classrooms. It explores the choices, dilemmas, process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y experienced in doing so. These adaptors had to tackle the burden of ‘Shakespeare’ – what he has come to mean in world literature,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and education – as well as attempting to make the text both appealing and understandable to their intended readers – teenagers studying the plays in school. It is argued that they viewed this task as a pedagogic one and saw the notion of ‘trust’ as central to it. The article therefore has a second aim, which is to us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rust’ and, in particular to outline its relevanc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Using the work of the philosopher Katharine Hawley and the literary theorist Umberto Eco, it is shown that the relational concept of trust is a helpful way of articulating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Shakespeare’s work. In the conclusion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ncept might illuminate broader educational issues related to knowledge,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999.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growing emphasis on internationalis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ased on case studies of 12 Scandinavi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is shown how issues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isation trigger processes of trying to enhance th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for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through processes of formalisation, centralisation and professionalisation. Ba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tradition, strategic a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outcomes of this process still show a considerably degree of variation in the motives and institutional adaptation to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the conclusion, it is argued that future policy‐making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 policies that allow more flexibility and autonomy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000.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导游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顺应角度出发,指出英语导游词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指导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通过分析顺应理论及英语导游词的创作特点,在创作英语导游词时需要顺应不同的旅游者、交际的物理语境、社交语境以及旅游者的心理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