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豫北L县政府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县级政府公共财政应该从壮大县域经济、优化支出结构以及加强有效监督入手来解决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县级政府公共财政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对《巨翅老人》叙事结构的解读,是把握该小说思想内涵的关键所在。小说中叙事者?巨翅老人与众人之间的关系可比喻为实验心理学中主试?实验设计?被试之间的关系。巨翅老人与蜘蛛女孩是自变量,在叙事结构中地位十分重要,但却不是作家要表现的主要对象,被试众人的因变量才是作家要观照?反映的主要对象,被试才是主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较宽容、理解,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男作家对男性同性恋现象的书写。五四时期,女作家对女性同性恋的表现成为五四文学的一道特殊景观。作家多以对同性恋的描写作为批判社会的立足点,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对自然人性的公开表达。当代陈染、林白们对女性同性恋现象的表现带有女权主义意昧。男作家王小波的《似水柔情》则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同性恋作了理性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同性恋小说大致经历了由古典的编织传奇故事的写法到描述伤心的精神流浪旅程再到"新感官"书写的三个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清代以来一些涉及、描写同性恋的小说文本或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同性恋的部分成因。陈森《品花宝鉴》在客观上揭示出童年接受的女性化教育和单性环境对男性同性恋者性取向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同性(男性)之间产生性吸引的可能性;现代女性作家的小说文本显示出社会制度、文化环境是女性走向同性恋道路的主要原因;当代陈染、林白们对女性同性恋的描述带有女权主义意味,女性同性恋不仅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也是女性自我意识、同性恋意识觉醒的产物;白先勇与王小波的相关小说则揭示了家庭环境对儿童同性恋性取向形成的影响;铁凝的《玫瑰门》提及"特殊经历"这一同性恋成因。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支撑不够有力、环境不够优化等。提高认识,加强引领,促进新农村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壮大集体经济、开辟多元投资渠道;探索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