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
刘登峰  刘建华 《文教资料》2006,(24):153-154
面向二十一世纪,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论文分析了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我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的观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师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是对素描概念的认识问题,把素描和单色绘画混为一谈;其次是素描的材料技法问题,把画素描所使用的材料技法固定在一个狭小、有限的范围,制约了绘画表现力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是素描教学目的性问题,仅仅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忽略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在提及“魏孝文帝改革”时,曾指出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日常教学中,时有学生提出“改革怎样促进了融合”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单从历史学的观点和理论去解释,是很难详尽其因的,但若以民族学的理论去解释,则通俗易懂。斯大林曾指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建立在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特征,任何一个独立完整的民族,必然…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集中式和发散式思维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集中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呢?在集中中发散,发散中集中,综合运用,以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通信专业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将Matlab引入实验教学,以PCM串行传输这个验证型实验为例,用Matlab编程、Simulink建模仿真、GUI图形界面3种形式分别实现.验证了脉冲编码调制的抽样、量化、编码、译码的过程以及对于编码和解码误差原因的分析.通过多方式的验证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基础素质和动手能力.对于通信专业验证型实验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中,工科专业的课程设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例如可以用于课程设计的工程项目资料有限、部分专业的设计对象庞大与课程设计学时较短存在矛盾,课堂教学与实际训练存在矛盾。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课程设计教学的方法,包括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组织作用、独立课题与小组合作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等。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将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下逐步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共艺术发生在公共领域,它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公交车站是城市公共领域非常明显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城市的公民无法、也不可能回避的地方。公交车站的广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都市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考虑到它的商业性质的同时,如何解决其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充分发展为公众服务,承担教育公众,为建设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而发挥作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登峰 《科教文汇》2011,(27):60-61
本文从开展会计情景实验教学入手.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会计业务知识方面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当中,电力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与广大居民的生活以及现代工业都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及国计民生,因而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以及创新工作的有效进行都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起促进作用。本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内容,结合供电企业本身的特点,对电力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发展中管理和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促进管理与创新工作协调发展的各项措施,从而让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