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家出台多种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然而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管子·侈靡》就提出过在生产不振时要扩大消费。重新思考其侈靡的消费观,对解决我国当前内需不振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代游圣"徐霞客,晚年遐征西南。《徐霞客游记》中的"丽江日记",是研究明代丽江社会生活方面最为详实的史料;是研究丽江木氏土司、丽江民俗最为真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巍山县彝族地区生态状况较好,这与彝族积淀深厚的生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彝族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该大力弘扬彝族生态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的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着德昂族对自然的热爱,德昂族聚居的村寨环境优美,生物种类众多。在生态危机困扰人类的当下,应该汲取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8月18日至19日,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办、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承办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Ethn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hina's Southwestern Frontier:A Global""  相似文献   
6.
地处西南边陲的保山在明代儒学教育成效显著,地理位置偏远而儒学教育并不落后,这是由历代儒学在保山传播、较好的文化教育政策、大规模移民以及文化名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哀牢区域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哀牢各民族在传承本地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中原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于是哀牢文化形成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学是德宏傣族现代教育的重要模式。充分认识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探寻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德宏傣汉双语教学的更好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对边疆稳定和民族进步繁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哀牢夷是哀牢国的主体民族,为今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的先民。从哀牢夷动物图腾崇拜、植物图腾崇拜、祖先图腾崇拜三个方面展现其多元图腾崇拜,进而从地理和政治复杂性两方面分析产生多元图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这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思想是一致的,如果能很好的发掘原始宗教中的生态智慧,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