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应当科学合理、优质高效。要在这一目标下调整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既要规避重复,又要有所过渡,同时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上体现中、高职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和侧重面。实现途径是:先通过组建旅游职教集团并实行中高职"3+2"衔接式教育体制,再建立旅游专业"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模式。本文以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展示了基于这一途径的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有效实施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双有效",即确立有效订单和实施有效教学。前者应当重视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坚持诚信双赢,共同切实履行;后者应当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确保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及行业发展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制定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并按此目标进行分阶段强化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阐述了中职旅游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指出“订单”培养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并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订单”,而是涵盖人才培养整个流程的培养安排,是一组广义的“订单”的集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饭店服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及其对教材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英语幽默的产生不仅由于语言因素,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语境.从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幽默产生的机制,即语言因素(修辞和语言歧义)在上下文中产生的幽默效果,和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对幽默的产生所起的决定作用.由分析得知英语幽默的欣赏需要很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其中修辞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要掌握西方社会的背景知识,尤其是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方法是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从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特殊性出发,依据语言学相关理论,探讨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即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语言学理论的框架、怎样导入学习具体的理论、运用方法记忆纷繁的术语以及怎样运用多元化的机制考核学生。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应用解决了语言学课堂的实践性难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职业能力要求出发,主张在新形势下旅游专业课程设计在内容上应有职业特色,手段上应依托职业环境,使专业培养目标由“行业实用型人才”向“行业创业型人才”转化。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话语研究能够为高级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结合该课程实例展示了多模态教学的设计程序,以及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3个要素。同时,探讨了通过多模态设计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在具体的课堂环境,恰当地使用多种模态教学,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