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采用简单比较法对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实验条件(包括电极连接方式、氯化钠加入量、碳棒根数、电压等)分别进行了探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旨在为中学化学教师顺利进行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实验结果显示:在10V电压下,使用三电极(用铝片作阴极,用铁片和石墨电极作阳极)进行实验,在230mL污水中,加入5.0g氯化钠,碳棒数量在2~3根平行捆绑时,实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展示经典化学原理的一种载体。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按照课程呈现的信息进行实验,其中的一部分实验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展示相应的化学原理。高师中学化学实验探究中的PBL研究,即以此为起点,在注重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和拓展学习者研究思路的同时,对学习者在PBL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分析,并获得了能够对一般的PBL学习理论进行补充的学科认识。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展示经典化学原理的一种载体.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按照课程呈现的信息进行实验,其中的一部分实验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展示相应的化学原理.高师中学化学实验探究中的PBL研究,即以此为起点,在注重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和拓展学习者研究思路的同时,对学习者在PBL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分析,并获得了能够对一般的PBL学习理论进行补充的学科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教学的模式也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从原来的单纯演示逐渐演变为教师学生的互动实际操作,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几个维度,从而使实验教学达到更高的效率,使学生能通过化学实验的学习,学会思考如何做实验,怎样做实验,能够真正会做实验.本文就教师主要需要掌握的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即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促使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教会学生如何以实验为手段来更好地理解化学,从而更有效率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从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来看,要促进课程改革的价值实现,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健全新课程保障制度,推动教育管理人性化、教育资源丰富化;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落实新课程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6.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关于碳的还原性的实验,通过该实验的演示,学生可掌握其反应原理,初步了解还原性、氧化性的概念,为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打下基础。经过实践和分析,该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欠佳等问题。一是使用普通酒精灯加灯罩的方法不能达到实验所需的高温;二是未指明氧化铜与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的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在课程标准的活动与建议中提出了大量的活动建议,但是探究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完成探究过程。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把部分探究实验改为家庭性探究实验,以更好地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来看,要促进课程改革的价值实现,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健全新课程保障制度,推动教育管理人性化、教育资源丰富化;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落实新课程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科学技术价值的不断理性反思,STSE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高度的重视.STSE教育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受这种教育思潮的影响,相应地实验内容从注重学科知识的化学实验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E思想的化学实验转变.本文对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生活化方向进行的改革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