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比较及其价值取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现象比较了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的公司内控机制 ,发现这些国家由于法律文化、历史传统不同 ,其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尽管形态各异 ,但这些不同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功能是同质的 ,都是为了控制内部人控制。接着文章对独立董事制度和我国的监事会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的监事会控制在立法上存在的明显缺陷是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同时对董事制度进行了法律移植方面的法理分析 ,认为我国在公司法未修改前不存在独立董事制度生成的司法解释或部门解释的条件。文章最后对我国的监事会和相关有监督功能的制度提出了若干优化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站在经济人的角度,对我国目前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可以说我国道德失范的深层原因是经济人的趋利性利用了转轨时期的制度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探讨了重塑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途径,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站在经济人的角度,对我国目前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可以说我国道德失范的深层原因是经济人的趋利性利用了转轨时期的制度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探讨了重塑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途径,即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高校体育如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体育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里一直存在的经济假设这一命题,趋利避害的人性假定是各学派阐释其理论的出发点。各学派的分歧点是在对经济人行为外部不经济的解释上。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外部性概念进行学理抽象,便可诠释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义利观形成的合理性,从而探析出以礼制利的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里一直存在的经济假设这一命题 ,趋利避害的人性假定是各学派阐释其理论的出发点。各学派的分歧点是在对经济人行为外部不经济的解释上。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外部性概念进行学理抽象 ,便可诠释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义利观形成的合理性 ,从而探析出以礼制利的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税收利益分配问题研究”课题组与会论文的基础上 ,勾勒出了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国际经济竞争与国际税收竞争加剧的今天 ,一个国家为了谋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与税收利益 ,有降低整体税负的趋势 ,从而可能引发恶性的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竞争引致了税收协调 ,但由于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存在 ,国际税收协调表现为高成本和不确定性。随着各国对恶性税收竞争认识的深入 ,国际税收协调最终可能取代恶性的税收竞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成文法的不足以及法官素质方面的缺陷入手展开论述,得出了判例在审判实务中有重要作用的结论,以期引起我国审判理论界,实务界对判例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