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亦声字分为会意兼形声字和形声兼会意字,前者亦声偏旁间是平等组合的关系,后者则有分化孳乳的关系。大部分亦声字都属于形声兼会意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亦声字亦声偏旁意义之间存在着同义、引申义与本义、区别字与假借字这三种关系。亦声字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对探索语源和揭示声义关系都有着重要意义,"右文说"对声义关系的探索在许慎的"亦声说"里已经萌芽。  相似文献   
2.
通信系统由不同功能模块组成.传统教学为方便学生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各门课程的实验分时段、分地点循序渐进开展,这样不利于学习者对通信系统的整体认识.针对当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以通信原理的AM、2FSK调制解调实验与光纤通信的光传输系统实验的结合为例,设计了这两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学生可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设计更加全面的通信系统,无需另加经费即可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这有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通信系统整体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节约实验时间及实验室建设时间.  相似文献   
3.
N体问题是研究天体间万有引力的问题,属于易并行计算的范畴。本文探讨了N体问题的顺序算法和并行算法,并给出实验结果。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性能分析,说明了运用并行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4.
女性是晚明名士潘之恒的主要写作对象。他对女性的审美从道德、才艺和外貌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他的女性审美观能够看出明代节烈风气的盛行、晚明文人集体征色活动的时尚性以及青楼曲艺的繁荣。同时这一审美观还体现出晚明风尘佳人独特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当时文人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对女性角色功能的多角度认识,及其对女性才能的肯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徽州妇女文学作品中,蕴含难得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文学活动中的平等意识、女性的自我映射与同性关注、抒发女性情感与生命体验、对男女不平等和女性生存困境的喟叹与反思这四个方面。这些女性意识既体现出清代女性文学的时代共性,又具有徽州地域文化的特性,对近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奠基与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向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功利性、道德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与模糊论、社会冷漠和传统道德的流失、各类心理问题引起的道德危机等方面.提出了道德导航的措施,包括高校德育教师应按照道德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灌输",促进其道德"自省",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增设"心理课堂"等.  相似文献   
7.
吕菲 《小学生》2013,(5):47-47
《品德与生活》是帮助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课程,我们要充分整合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创设从家庭生活中提炼的课堂情境,让生活事件、生活问题参与到课堂中,让孩子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认真地找一找,仔细地想想解决方法,让他们在模拟的课堂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教学资源整合意义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将课程从规定性、统一性,进入到变通性、综合性的桥梁,是对课程预留空间的丰富和补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通过课程资源的融合,达到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相似文献   
8.
清代徽州女性诗歌中蕴含的女德思想有:崇尚节烈,遵从孝道,重视母教,恪守妇职及看重贤淑。这些道德是女性集体意识的体现,具有伦理美德与封建糟粕并存的文化特征,反映出徽州女性对男权的遵从和对自身角色地位的认可,也具有深层文化成因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提出统分结合的双层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构想、实践操作以及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关于作业批改、小组活动和课程考核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开放教育中课程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当前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吸收西方支架式教学某些理念的基础上,对开放教育中"中国古代诗歌选读"课程考核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将课程考核分解为若干任务并与教学全程相结合,在任务驱动中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