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篇饱含作者深情的回忆文章,也是初中教材中历经几十年依然能激起学生浓郁的阅读兴趣的传统名篇。对于这样经典的传统名篇,往往由于“太熟”,可资借鉴、补充的内容过多,反而教起来左右受掣,难入佳境。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断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就中国教育而言,21世纪应该是关注生命发展质量的时代,也是闪烁生命光辉的人性时代。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细细观察,却存在着许多非人性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在倡导人文性教育潮流的涤荡下,有了很多改观,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似乎改观不大,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点:布置题目一言堂,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选择自由;作文指导一窝蜂,题目布置完后,教师喜好“引路”,放提纲,美其名曰让学生走捷径,容易上手,容易见效;批改作文一支笔,以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和阅历,以教师…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考语文试卷就作文而言,大致有以下一些特点:1.题型上,仍以话题为主,兼及半命题作文。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话题作文能把拟题权全部交给学生。拟题与选材是分不开的,自主拟题就有可能充分发挥考生的创新能力,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其次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个性化、生活化特点也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话题作文能充分展示考生个性,能充分顾及到考生的生活背景,从而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但是,话题作文也有一定的弊端,如容易变相抄袭,这就影响到中考作文的公正性原则。所以,不少地区不约而同地…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三篇课例在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后,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推动课改进入正确轨道所需要的。积极探索的人越多,冷静思考的人越多,坦诚相言、敢于思想交锋的人越多,就越有助于认清问题的是非利弊,越有助于真正搞好课改。那些课例所显示的求新求变意识及其经验无疑是宝贵的,而存在的问题则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值得深思的。亲爱的读者朋友,下面三篇短文所持的意见您以为如何?我们欢迎大家积极参加本栏目研讨,对发表的课例与评说,说出你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5.
统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命制仍然坚持了“以能力立意”的原则,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进一步拓宽了领域,在命制思想上更是吸收课程改革精神,关注人文精神培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全卷难度把握比较恰当,没有出现偏、怪和过难的题目,显得比较平和。这作为“天下第一考”的第一场考试对稳定学生心理起了很好的调控作用。试卷的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24日-26日,由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专题组、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办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专题组”第三届年会暨第二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在江苏省宜兴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教研员、学校领导100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语文中考承担着双重任务,它既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结果的评价性考试,又是为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服务的选拔性考试。由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不足,家长、学生对中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也迫使中考命题更加小心翼翼地进行才是,稍有不慎,不仅仅影响到高中的分层招生,影响到学生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文中语言正逐渐向一般化、群体性转移,大量带有个体面容、个体体温、个体肌肤气息的语言逐渐退隐,随之而来的是语言的公共状态的出现。结构人类学家列维&;#183;斯特劳斯在他的《野性的思维》一书中曾断言:“野蛮人的语言更符合人性。”“更符合人性”就是少伪饰,少矫情,少规范的约束,多直抒胸臆,多意象性,多通达条畅。鲁枢元认为“人类语言现象实际并不像那些正统语言学家或那些经常以文学样板自居的创作权威们认定的那么有理、有序、严谨,单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纯洁语言”的努力。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语言的丰富个性、机智多彩不见了.而四平八稳、怎么看都没有错误的标准化语言出炉了。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尘埃落定,全国十几份高考卷作文题立时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通观这些作文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各运奇思,各臻其妙”。揭示“奇”“妙”,正确把握作文考查的方向、目的,对作文教学乃至高三作文指导无疑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论语》中的名篇,它叙事记言简洁生动,很具有代表性。文章原选入《语文读本》,今编进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了正确把握孔子思想,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特将“哂”“与”“撰”三词拎出发表自己的浅见陋识,以求教于方家。一、“夫子哂之”中的“哂”。此“哂”字一般皆注解为“笑”“微笑”,但也有注解为“讥笑”的。如唐满先《〈论语〉今译》就把“哂”解释为“讥讽地微笑”。而通读全篇,再联系孔子平时对学生的态度,此解就显得不确了。子路一生忠于孔子,《论语》有三十八次提及他,其中有多次记录了孔子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