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站在时代要求的高度,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长期以来,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地位“高高在上”,与学生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要放下“唯我正确”的架子,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将学生视为独…  相似文献   
2.
3.
刘应秋作为安康地方文化名人,其诗文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刘应秋诗歌的题材有的来自地域山水景物,有的来自地域历史事件,有的来自地域民风习俗,甚至其情感历程也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分析安康地域文化对刘应秋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助于界定刘应秋诗歌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簪花戴花是宋代的一种宫廷礼仪,也是宋诗众多意象之一,有着丰富的意蕴象征。它不仅具有礼仪、喜庆之基本意蕴,而且蕴含着傲岸独立、达观和乐的人生境界。簪花、戴花意象使宋诗充满了活泼的生活气氛,表现出宋人典雅悠闲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变革时期.新课改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人的素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多次尝试了“激励-发展”教学法,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