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重要角色。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的权责不清、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完善自身,用与时俱进的勇气迎接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挑战。只有重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示范作用.才能逐步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以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为目的,主导了今日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若从实践策略层面来解读这一在美国全面兴盛的道德教育实践,则需关注全方位立体化的规范引导、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善行"强化中的习惯培养等。新品格教育彰显了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独特的育德智慧,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概念、特点、意义、原则、理论依据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目的与价值取向、评价标准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等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表现性评价是由特定的评价者对学生在自然的或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意义建构,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观察、评判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价中,表现性评价能够有效测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高级思维与情意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坚持评价标准弹性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表现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姬会然  李全文 《文教资料》2009,(28):228-229
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大学中的同乡关系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社团组织有助于新生寻找正确的角色定位,老新生“传帮带”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高校须加强正式与非正式学生团体的管理和引导,采用“学长制”辅助大学新生管理,并通过为大学新生配发新生导航手册等方式.使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大学新生和谐身心的构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品格教育运动,较之传统的品格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品格教育的再度兴起受到全美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的纵横交错地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姬会然 《中国德育》2007,(12):81-8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品格教育在美国迅速发展。笔者对国内学者发表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教育类杂志、综合类社科杂志上的有关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文章进行了检索分析,试对有关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研究作一简要梳理和概括,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急需舆论宣传创新。舆论宣传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转变角色与功能定位,传承中外优良文化,进行现代法治、伦理、政治思想启蒙,建构共享信仰和价值体系;改进信息筛选机制,应对大众网络挑战,重视受众需求,丰富传播内容,增加思想文化魅力和多种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用权力制衡和公平公正等共享信仰和价值体系培养公民,化解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困难,促进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9.
“80后”青年职场表现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自我性,注重实现“小我”,漠视服务“大我”.大学阶段正是其人生观、价值现形成的关键期,这些问题,凸显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探索大学生价值现教育的现代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品格教育运动,较之传统的品格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品格教育的再度兴起受到全美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的纵横交错地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有效的品格教育除需要一个协调配合的宏观环境外,微观情境创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的特点之一——微观情境中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