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儒家道德理想设计的基本指向是培养一种“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即“圣人”人格,其中的“内圣”是以道德理性为前提,强调道德的自我力量,由“内圣”至“外王”,“修己以安百姓”。因此为官者的修己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性情上的陶冶,而且还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代农民的军功思想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但同时又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唐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农民当兵固然也有军功情结,但更具有明显的履行义务的色彩,而后期则功利性尤为突显。同时,农民对从军当兵的认识具有二重性,一是期望通过从军博取功名,另一方面又畏惧当兵,困于兵役。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王勃“六岁善文辞,十岁能作赋,十三岁便写下了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大诗人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白居易九岁已能够“谙识声韵”,十六岁便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有唐一代,像这样少年而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出唐人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家教为本、激励上进的指导思想 强调对少儿进行早期教育,是我国古代得出的宝贵教育经验。它既不是当代才出现的一种教育主张,也不是外国人所创造。早在距今两千年前…  相似文献   
4.
“懂”通常是与一系列的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强迫性认知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不同层面的表象,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过程、一种要求,或是一种情感。  相似文献   
5.
C语言功能丰富、使用灵活、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四种结构的程序设计、函数与数组的应用和一些简单的算法.主要结合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学好C语言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懂”通常是与一系列的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强迫性认知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不同层面的表象,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过程、一种要求,或是一种情感。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况空前,后难为继,仅《全唐诗》就收录了48900余首,共900卷。其中有关家庭教育的诗歌,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为我们展示了唐代家庭教育的风貌,也使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唐代家庭教育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徒制是学徒边从事劳动边接受师傅关于操作技艺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兴起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最为典型的教育形式之一。艺徒制以“言传身教”“心传”为特色,注重现场学习,以亲密的师徒关系维系,同时也存在教育效率低、周期长等缺欠。  相似文献   
9.
唐朝的王勃“六岁善文辞,十岁能作赋,十三岁便写下了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大诗人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自居易九岁已能够“谙识声韵”,十六岁便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有唐一代,像这样少年而成大器者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出唐人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中学生的孝道教育,是继承孝传统、弘扬孝美德的需要;是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从孝道入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让他们感悟孝之道、拥有孝之心、实践孝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