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长期以来,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被看作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道德教育中的泛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就是其基本表现。这种道德教育不是培养人们批判、反思、创新的道德意识和能力,而是不遗余力地论证、维护、诠释主流价值观念。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然而,“以特定的政治理想框定对道德生活的追求、以不变的政治教条遏制涌动的道德理性,最终使其具有难以僭越的保守特征”[1]因此,对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化的系统反思、清理与批判,是道德、道德教育回归本体性内涵的必要前提。一、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化的前提性反思——道…  相似文献   
2.
继上海、北京后,我省淄博、临沂自考办也要求所有考生在每一科试卷上亲笔签下《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此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对此现象采取简单肯定和拒斥的态度,而是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深潜于其中的考生诚信问题予以进一步思考。以期望在理论上推进诚信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上促进考生对诚信的践履。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被看作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道德教育中的泛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就是其基本表现。这种道德教育不是培养人们批判、反思、创新的道德意识和能力,而是不遗余力地论证、维护、诠释主流价值观念。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然而,“以特定的政治理想框定对道德生活的追求、以不变的政治教条遏制涌动的道德理性。最终使其具有难以僭越的保守特征”因此,对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化的系统反思、清理与批判,是道德、道德教育回归本体性内涵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师的价值立场历来就是教育思想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价值中立”,从历史、逻辑、现实等几个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价值中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价值中立的意义不是无限的,而要有一个限度。  相似文献   
5.
在价值多元、道德相对主义的时代,重新审视教师"价值中立"观,展示其独特的价值对走出道德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它启示我们道德教育观念--由"教会顺从"转向"教会选择",教育模式--由"脱离生活"转向"回归生活",道德教育方法--由"道德灌输"转向"道德对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