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复习成功,考试必胜,而"成功,往往是在坚持最后五分钟获得的"。高考语文冲刺是指5月份的复习,笔者以为有相当的讲究,诸如理念、策略和操作等需要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2.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兹·(cí)事虽小,却意味深长。这场风波,再次暴露出国人面对日渐汹涌的东西方经济和文化沟通交流,在理解判断方面尚存的一些方法论偏颇。B.浪漫主义的文化·氛(fēn)围,有助于情感偏好的产生;英雄主义的文化氛围,有助于信仰偏好的产生;理想主义的文化氛围,有助于道德偏好的产生。C.他的话,引起了·与(yù)会者的共鸣。D.温厚的民族个性决定了中国的强盛只会是自己头顶上雍容的光晕,而绝非别人天空无尽的阴霾·(má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陈赓将军…  相似文献   
3.
“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是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发展的生活过程。既然是一种生活,我们便应该让教育还生活本来面目,让教师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让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的快乐。这才是教育的本真境界,也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我们要呼吁生活化教育,我们要把教育从政治化、概念化、公式化、口号化的积习中解放出来,还原教育的生活真谛。”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各方面全面变革的新时期,这一变革的明显结果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它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是主体”的思想正在逐步得到确立。个人主体时代的来临,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改革——德育的出发点,应建立在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回归人性、回归理性、回归生活,使德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实词词义推断实词考查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推断实词词义在2005年高考中全部以给加点词语作解释、选取非正确选项的形式出现。推断文言词义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1.语境推敲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所以词语只有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才能有合理的释义。推断词义就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的语境。如2005年全国卷二“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根据文意,后文有“常以谈笑讽谏”,所以此“辩”是一种才能,非“辩驳”,而是“能言善辩”之“辩”,即辩论。《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作息”如果译为“既劳作又…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上所有伟大人物里面,毛泽东的传记和相关文章是笔者读得最多的,也是和学生谈得最多的——用学者刘慧的话说,这属于“生命叙事的德育方式”。稍微上了一点岁数的人,谈起毛泽东,往往肃然起敬,感慨万千。而年轻一代,则常常透着茫然,抑或概念化的认知,甚至出于无知和误解的不屑。历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某地一位孤残老人,平时一周难洗上一次澡,在三月份的一个星期之内,竟一连洗了18次澡!老人被折腾得难受……这位孤残老人为什么要频频洗澡呢?原来老人碰上了学雷锋“送温暖”的高峰期:一天之内,上午甲单位的“送温暖”队伍送老人进澡堂洗了澡,下午乙单位的“送温暖”人员还是陪护老人洗澡。第二天第三天丙单位丁单位亦是如此,于是遂有7天洗18次澡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感慨颇多,它和许多类似的学雷锋故事一样,说明了一点:社会在一般意义上强调雷锋精神已经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反而容易导向道德虚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