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庄幼民 《教书育人》2007,(10):37-38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3.
“时间就是生命”,课堂40分钟的演绎是课堂教学价值的体现。然而,实践中,却时常有教不完的现象发生,以至于任意拖堂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漠视宝贵的时间,浪费了教学的时间成本,使教学时间在“无奈的等待”中不断流逝、消失,导致了教学的低效、微效甚至是无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透过“浮华背后”,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会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课堂缺失了真实和朴实,久违了理性和“数学”!因此,新课程实践警示我们应:理性诠释理念,别让课堂“失真”。一、情境创设,别丧失了“问题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5.
走近特级教师吴正宪,徜徉在她那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曲径通幽的课堂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教学是艺术、教学是享受”。为何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课能有如此迷人的魅力呢?是美丽情境缔造了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在参加青年骨干教师风采展示之"解决问题"(同课异构)的专题研讨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观摩、现场互动评课、小型调研座谈等形式,与老师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无保留沟通,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应用题,曾是数学教学领域的一大内容,是数学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透过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角色失当现象举隅 1.布置任务的施令人 有些操作活动看似精心准备、有序进行、结果正确。实际上,由于教师充当布置任务的角色,而令操作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某教师设计了个迁移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方法探究梯形面积的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10.
名师,引领着我们不断跨过课改征途上的重重障碍、突破成长过程中的个个壁垒。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细节决定成败!然而现实中,部分老师只热衷于照搬名师的环节设计,结果只是低层次的模仿,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这些老师在学习时,不得教学要领、没有关注教学细节、无法触摸教学神韵而导致的。所以,学习名师,就必须明析名师精彩课堂背后所蕴涵的细微变化、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从揣摩细节处理人手、于教学变化中寻求艺术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