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招后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招后,随着高校学生人数超常规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不利因素,为此,高校必须增强质量意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和加强教育管理等,以保证学校规模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化素质教育,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有的认为高校化素质教育就是传授人知识,有的颠倒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主体地位,有的认为高校化素质教育就是开设几门化素质教育课,还有的颠倒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化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等等。这些认识和做法不澄清,就会影响高校化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长进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家长进入到课堂中,进入到自己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去.在这里,我们是从广义上来理解课堂的:课堂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幼儿园环境,它与幼儿生活所接触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相互融通,是一个大课堂,一个大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观念转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观念,集中体现在:树立高职教育"类型"观;确立务实的教育教学观,更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的观念;坚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转变高职评价观,构建高职教育自身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成为一个走向世俗的日常概念。在这样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语境下,很多研究其实并无“科学”可言。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求真态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哲学研究的关系等“科学”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坚持“两手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实现“两手抓”,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密切关系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任务。教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关系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质量,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尤为重要。从总的情况看,高校教职工的政治学习是抓得比较好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政治学习没有很好地从高校特点出发,内容针对性不强,组织方式单一,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等,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探求政治学习的新思路显得十分迫切。本文试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的政治学习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内容安排上,从高校特点出发,由随意性向有针对性转变 长期以来,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在内容安排上是有文件学文件,有报纸读报纸,随意性较大。其实,高校开展政治学习有自身的特点:一是教职工文化层次较高。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二是政治学习的“硬件”基础好。设备齐全,报刊图书多,信息储量大、传递快,学习风气较浓;三是专业性强。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内容安排应当从以上特点出发,在“新”、“深”、“行”三个字上下功夫: “新”,就是新理论、新政策、新任务、新知识。高校信息储量大、传递快,政治学习内容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现阶段就要抓紧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学习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明岚 《高教论坛》2003,(4):51-53,58
本文论述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和要求,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化高师教育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欧阳常青  廖明岚 《高教论坛》2003,(6):64-68,F003
本文就建立桂林大学城的原因、价值及其建立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证了建立桂林大学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家长进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家长进入到课堂中,进入到自己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去。在这里,我们是从广义上来理解课堂的:课堂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