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小川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10-111
因长期不能享受公平的国民教育而形成的弱势地位是城市民工犯罪的重要根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使农民公平地享受国民教育,必将有利于改变农民处于社会相对的弱势地位的状况,实现有效预防民工犯罪的社会功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物流中心的构成和特性,并探讨了批发型企业物流中心的工作内容及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K means聚类算法,结合市政绩效评估的需要进行改进。以稳定K means聚类算法中心和选取最优聚类个数为目的,提出基于Kruskal算法和轮廓系数法的K means聚类算法。针对区县不同结构实际市政绩效评估数据,按照商业智能和IQR规则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改进的K means聚类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确立各市政事件、部件的发生频数等级,帮助市政管理者发现各市政事件、部件之间关联关系,提高其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直译与死译     
张小川 《海外英语》2013,(7X):148-150
直译与意译策略是做好翻译的基本功。死译是常见翻译问题之一,是机械转换语表形式,而未能准确转换语里意义,导致译文与原文不相似的翻译活动。死译具有机械对译、保形失意的特征。死译与直译容易混淆,二者具有同一性、相似性和区别性。理解失准和表达失畅是导致死译的重要原因。破解死译步骤有三:透彻理解、完整转换、准确表达。透彻理解指从语汇、语法、文化、百科知识理解角度透彻理解原语意义。完整转换指通过正确运用直译、意译策略,确保语意完整转换。准确表达指通过正确使用增译、减译、转换、分合、对译的翻译七法,使译文更加准确、灵活地表达原语意义。直译与死译研究有利于翻译学者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好直译、意译策略,避免死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变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索新的适合高校外语专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网络教育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发生着变化,本着重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当中的几种常用的有效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以及这几种模式的特点、不足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这几种网络进行教学和教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涉农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农类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种植类专业岗位以及英语职业能力要求,对专业英语(ESP)课程大纲的修订和公共英语(EGP)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文章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EGP与ESP衔接与融合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冷弯薄壁型钢易失稳和产生局部屈曲等问题,本文提出冷弯薄壁方钢管轻质混凝土柱(LCFCSTC),以试验验证为基础,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LCFCSTC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空钢管柱与LCFCSTC的承载能力;同时,研究长细比、钢管厚度和轻质混凝土强度对LCFCSTC性能的影响,分析典型试件的荷载位移与荷载侧向挠度关系曲线、破坏模式和应力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弯薄壁方钢管内填充轻质混凝土能有效抑制空钢管产生局部屈曲并提高柱子承载力;LCFCSTC均发生整体失稳破坏,承载力随着轻质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管厚度增大而增加,随着长细比增加,构件的承载力逐渐减小。基于AISC-LRFD规程和Perry-Robertson公式推导出LCFCSTC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能够很好地计算LCFCSTC的稳定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设计复述表格和评价表","滚色子","复习条","采访"等课堂学习活动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高职的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真正要表达的主题是:逃避孤独;放弃自由。他通过揭示人性的内部冲突解释了现代社会尤其是法西斯社会中所出现的社会现象的心理根源。孤独和自由是一对双生胎儿,孤独是“自由之累”,逃避孤独同追求自由一样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人们启动了逃避心理机制,逃避孤独的同时也放弃了自由。但这种逃避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实践也证明这种遮避不仅是失败,更是一种灾难。对此,弗洛姆指出了正确的方向:用爱来拯救孤独,捍卫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