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0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8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题多做”是国内外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不同的国家,对“一题多做”的理解存在差异,具体操作也有差异。透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思考不同国家教育观念的差别,也可以通过比较,用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寻求中小学作文教改的途径,使文教改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为了实现这  相似文献   
2.
高师生初中语文教学技能整体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力型人才.对高师院校而言,毕业生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教育教学技能,而学科教学法课就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主体课程和把关课程.我们中文系1989年以来,就提出“以教学法课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法组七年来从模糊到清晰,从雏型到成型,不断探索,特别是国家教委颁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和《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以来,更加快了步伐.我们与其他课程密切配合,从调动学生训练教学技能的主体意识入手,以提高学生的教师素质为目的,训练技能为主干,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分段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高师生初中语文教学技能整体培养模式”、收到了实效.  相似文献   
3.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卓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世界闻名的中国人民的好总理。同志们写诗悼念说:“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  相似文献   
4.
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在谈到文艺创作时说:“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论睁了眼看》)鲁迅正是以一个“凶猛的闯将”的姿态,为开辟“一片崭新的文场”而从事小说创作的.他以文艺为武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鲁迅把他的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武器.他说:“我也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是怎样做起  相似文献   
5.
潮海诗社开征引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反“扫荡”准备中倚马走笔。 今我在戎行,曷言艺文事? 慷慨每难免,兴会淋漓至。 柔翰偶驱策,婉转成文字。 不为古人奴,浩歌聊自试。 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 大雅未能跻,庸俗早自弃。 李杜长已矣,苏黄非我类。 韓孟能硬瘦,温李苦柔媚。 元白自清浅,刘陆但恣肆。 降及元明清,风格愈下坠。 微时工穷愁,达时颂高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放在世界性教改的大背景下来研究,从较新的角度探讨了高师课程改革的方向,针对目前高师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扣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强调了培养职业技术师资的重要性,并对高师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主张。  相似文献   
7.
永福县寿城中学唐景岫老师来信提的问题,我们请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组作了答复。现将来信及复信发表,供同志们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篡党夺权的政治目的,“四人邦”任意篡改和践踏马克思主义,他们不顾事实,违背常识,随意编造“理论”,到处发号施令。他们的所谓“理论”,不过是一堆实用主义的破烂而已。在文艺上,他们有一条歪禁令,叫做:文艺作品不能写真人真事,尤其不能写活着的真人真事。这是他们实用主义“理论”的活标本,是违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胡说,是扼杀革命文艺的大棒。  相似文献   
9.
春夏之际,祖国的南方,和暖的东南风吹得木棉花盛开怒放.一簇簇红彤彤的花朵,远远望去,宛如跳跃着一团团通红透亮的火焰.一九五八年四月三十日下午,棠下高级农业社的社员们,扶老携幼兴冲冲地经过盛开的木棉树旁,来到村口公路边.人群前面,是一个身穿黑布衫的中年人.一双赤脚扎扎实实地踏在地上,一张黑里透红的脸上露出坚定而又纯朴的神色,一看就知道是从风里雨里摔打出来的耕田汉.他,就是高级社的党支部书记梁富.到达村口后,他一直睁大眼睛往广州方向眺望.站在梁富旁边的是社主任钟叙本.看起来他比梁富高些,宽宽的脸庞,壮实的身板;身上穿的白衬衫把胸前那颗金闪闪的“爱国丰产奖”章衬得格外引人注目.也许是年青人不善于抑制住自己感情的缘故吧,他时而侧耳倾听,时而跟身后的社员议论几句,显得异常激动.其实,在他们俩背后的社员们,不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谁又能够不激动呢?他们的心在怦怦地跳动着,他们的眼睛在放着异采,他们的声音充满着兴奋,……因为,此时此刻,棠下高级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等待着一个最幸福的时刻的来临.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组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约稿编写的《古文选》的前言的一个初稿。原由雷履平同志执笔,经过讨论,进行了初改。现刊在这里,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以便再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