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权威人士”或“指挥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评价习惯于诸如“优”、“良”、“及格”、“不及格”之类的老面孔,学生司空见惯,无动于衷,评价缺乏激励的光彩和助推的动力。如何在语文作业批改、评价中体现人文性、激励性,体现新课程评价的要求?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