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篇
教育   222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一是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要只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化为潇潇春雨,悄悄滋润学生的心田。如莫怀威的《散步》、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朱自清的《背影》等,作为语文教师在设计这些课文的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不断地变换角色,让他们充分体验不同人物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由此及彼,推己及人,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二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探求…  相似文献   
2.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教育减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减负”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不同一,“教育减负”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走出这种“囚徒困境,”还需要各博弈主体理性水平的提高和整个教育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试论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阻力是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避免的,阻力往往是消极的,但是,它常常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改革必须认真考虑阻力的来源和类型,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改革的目标。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阻力保持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变阻力为动力,从而大大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分级教学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通话分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原有普通话水平等级划分教学群体,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训练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下面从其存在依据、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存在依据    1.理论依据: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论,提倡“因材施教”;孟子也曾经提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则无以教,弟子舍则无以学”。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注意学生的群体表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一些教育家针对班级授…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从复杂性思想、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把教育世界还原到教育中的事件与关系,使教育中的关系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教育研究应关注教育中的关系:就教育活动本身而言,应关注教育场域;就教育研究者而言,应持一种介入的态度;就教育学科而言,应努力跨越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穿梭。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专用词语语义发生泛化,由单义变为多义而进入普通词语的行列,这是汉语词汇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重要表现,其特点是突破原有语义内涵,指称对象和范围扩大到专业以外。专用词语语义泛化的途径很多,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相似引申的方式。新时期专用词语语义泛化具有集中反映社会主旋律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优秀教师应该有个性、善变,要多读闲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还应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9.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迁视角对罗家坨苗寨踢毽运动的流变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每当苗寨社会发生变迁,都会对踢毽运动的开展产生明显影响.分析认为:社会变迁是民族传统体育变迁的前提;满足参与主体的需求是其得以延续的基础;生产方式改变是其变迁的关键.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根据社会变迁及时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才能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