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珍为诗,濡染于其师程恩泽,而与同代诗家祁寓藻、何绍基、曾国藩俱有宗宋倾向。但论者每谓郑诗师法韩、孟,并取元、白。其实郑诗取于韩盂,要在学问与脱俗两端,接引元白而去其俚俗,亦于二者为然。郑珍在创作上并溯韩、孟、元、白,却十分切合黄庭坚诗学强调学问和力避凡俗的基本主张,正是在这一根本的方面,郑珍诗显示了与山谷诗学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2.
<<大乘起信论>>的思辨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按照从心真如到心生灭与从心生灭到心真如二极对应的双向思辨理路,从五个层面对《大乘起信论》进行了深人细致的学理分析,清晰地展示了它的思辨结构,揭示了它的思辨特色。  相似文献   
3.
赋用联绵字本于用字造语的讲求,不拘"单纯复音"的语言学定义。或联绵与复合并置,或同旁鱼贯,以资铺陈;或联绵与复合属对,但取字面相类。联绵字初多分用,或以声韵系联,习久联绵;或由赋家依据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语感临文归并;或同旁近义并用,由于四字句的结构作用与音步切分,久之联绵。  相似文献   
4.
从袁宏道《广庄》得明庄禅异同之大要:两者在本体的形上性、认识的相对性以及对知、情、欲的否定和对现实人生的态度等方面具有某种相通之处。但庄学从可能性与实存性相统一之“道”肯定万物的存在价值与人的生命精神而提升现实人生境界。洋溢着积极的理想主义精神;禅学则从“空”的实相与佛性本体出发彻底否定物的存在与人的主体精神而以寻求人生解脱为目的。显现出受容与退让的消极倾向。  相似文献   
5.
王晓昕、赵平略《阳明先生集要》点校本,以《四部丛刊》影印上海涵芬楼借印无锡孙氏小绿天藏明崇祯间施氏刊本为底本,参以国家图书馆藏新建谢氏《王文成公全书》原刻本,康熙二十八年江都张问达辑、忠信堂藏版《王阳明先生文抄》及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点校而成,其选本之善,反映了点校者的学术眼光,并以点校之精而称功用甚巨。  相似文献   
6.
论脱化     
夫脱化之法,其为义也大矣,自来诗家造语,率以祖述为常,虽有剽窃偷盗之讥。不减引古取旧之用。在于古人,既已心知其实;抑于今世,则或闻听而骇。是以今兹所论也。虽托昔贤之为说,殆犹重发此秘于天日乎?顾脱化之为义,向有牵缠,故入作之为要,略需分理;而唯辨于祖述之必存,则尤进乎语汇之先在矣。至若脱化之为法,乃在祖、作之同异,与夫翻新之变化。且以语工字简为尊尚,而视融化无迹为极至也。  相似文献   
7.
论道咸为诗宗宋,当辩体制之殊。七古长篇,句式畅纵散缓,篇幅不限,适于叙议敷衍,宋人学韩,道咸学宋,此体最为代表。莫友芝诗亦然,祖法苏轼、韩愈、李白、白居易,都以叙议为本,而以敷衍相从。但五言坚整,莫诗取径陈师道、孟郊,要归作意谨严,而写景刻画,上溯二谢,并源六朝诸家,在道咸诗风中取径独特。莫氏七律造语缜密,构对多学杜甫;五律精工锻炼,亦多取法二谢;七绝固饶风致,五绝精约隽永。诸体都以尊体而佳,师法上乘,但率着叙议,则以七古敷衍惯性,一代风尚使然。  相似文献   
8.
论属对     
属对者造语之则也,推其本法一气贯通之理、阴阳正反之道,言其用则属辞类合之则、而遣字巧构之工也。其为法也,要在工稳的切而妙合自然;其为格也,概以字形音义之运用精巧。古者作诗不离偶对,而其论之也夥矣。今且遍检群籍,悉为梳理;于兹商酌众说,略有发明。虽不免忊(忄豆)琐屑之失,庶不堕渺茫虚廓之道也。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墨辩》为入途,以论辩,言辞,“故”“实”为次序论求墨子之文而明其论辩之法式,言辞之特色与知,用之指向,是其之异于庄,孟文章之所以然:墨文以“出故”为的,以明理为任,以类推为法,以“辟”,“侔”“援”,“推”,“止”为式,论辩精切而说理谨严,而“辞以故生”,文以理构,辞意精审,句法整练,论旨明确,首尾一贯,尾次相属,照应周至,比次辞句,反复叠用,其文“争彼”“出故”而指向知,用之域,固不在儒者之“理想”与道家之“超越”也。  相似文献   
10.
袁中道的中年变故助发其性命忧惧与生死决心,并迫使他竭力消弭繁浓之习而强力压制酒色之癖,其人格心态的转变聚缩了公安性情自适历程并反映着对公安人存在方式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