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偶氮胂Ⅲ法测定血清钙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偶氮肿Ⅲ法测定血清钙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偶氮胂Ⅲ法测定血清钙值,并与OCPC法测定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线性试验及干扰试验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结果:偶氮胂Ⅲ法测定结果与OCPC法呈高度相关;测定低值、中值、高值血清钙的批内变异,偶氮胂Ⅲ法CV分别为1.39%、3.17%、3.51%,OCPC法CV分别为1.36%、2.83%、3.70%;偶氮胂Ⅲ法与OCPC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和100.7%;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均达到O-3.75mmoL/L;在血清胆红素低于340umol/L、血红蛋白低于500g/L及脂肪乳剂Intralipid低于10g/L时,对两种方法均无显著干扰。结论:偶氮胂Ⅲ法的方法学评价指标与OCPC法一样符合要求,加上其试剂单一,使用方便,因此偶氮胂Ⅲ法象OCPC法一样可应用于大小各级医院的日常工作当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血清钙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技术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K法进行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并与GOD-POD偶联法进行比较。结果:HK法批内CV为1.28%,批间CV为1.91%,日间CV为2.20%,总CV为2.74%;平均回收率为99.12%;线性上限可达30mmol/L;抗胆红素和维生素C干扰的能力均较强;没有发现高浓度的钩状效应;与GOD-POD偶联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良好的相关性(Y=1.0192X-0.3135,r=0.9882)。结论:HK法是临床测定血清葡萄糖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冰格保存的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小包装冰格保存的稳定性。方法:将正常值和异常值两种室内质控血清复溶后各分装成15份,保存于普通冰箱的冰格内,然后每天各取出一份对ALT等18个临床生化项目进行检测,连续检测15天,计算15天检测结果的χ-、SD、RCV(%)和PT(%)平均成绩,以及测定值对保存时间进行直线回归方程分析。结果:18个项目,正常值和异常值RCV(%)均远小于我国以及WHO推荐的RCV(%);两种值的PT平均成绩(得分)均为100%;同时两种值的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b”与“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95%的可信区间均包括“0”这一点。结论:复溶后小包装放冰格保存的正常值和异常值质控血清非常稳定,对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偶氮胂III法测定血清钙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偶氮胂III法测定血清钙值,并与OCPC法测定值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线性试验及干扰试验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结果:偶氮胂III法测定结果与OCPC法呈高度相关;测定低值、中值、高值血清钙的批内变异,偶氮胂III法CV分别为1.39%、3.17%、3.51%,OCPC法CV分别为1.36%、2.83%、3.70%;偶氮胂III法与OCPC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和100.7%;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均达到0-3.75mmol/L;在血清胆红素低于340umol/L、血红蛋白低于500g/L及脂肪乳剂Intralipid低于10g/L时,对两种方法均无显著干扰。结论:偶氮胂III法的方法学评价指标与OCPC法一样符合要求,加上其试剂单一,使用方便,因此偶氮胂III法象OCPC法一样可应用于大小各级医院的日常工作当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血清钙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直接清除法测定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并比较该方法测定结果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甘油三酯(TG)浓度水平对二者一致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回收试验、重复性试验、线性试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价,并同时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批内平均CV为3.18%,批间平均CV为3.95%,线性范围为0.03~11.60mmol/L.结论:直接清除法准确性、重复性及线性均符合要求,方便快速,而影响计算法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建议最好使用直接清除法代替计算法测定LDL-C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