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广义地讲,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地讲,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它是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下,以师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它包括了自己的办学理念、特色与风格。如北大师生追求“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哈佛大学要求师生“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百年的育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积淀,育才的…  相似文献   
2.
朱吉政 《上海教育》2006,(5B):49-50
电子化档案作为一门课程,是我校对学生评价方式革新的一项实践,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制作自己的电子化档案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记录、自评。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顺序首先是学生自评,然后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再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评价,最后才是学生工作部代表学校对学生作出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电子化档案作为一门课程,是我校对学生评价方式革新的一项实践, 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制作自己的电子  相似文献   
4.
一所传奇的学校,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申报学校中惟一的一所普通中学,在初期评审和中期检查中受到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一位传奇的人物,朱吉政校长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十年磨一剑”,终于把一所区里“垫底”的高中推上了全市的前列。 这绝不是一段神话,而是一条印着一串串开拓者坚实脚印的探索之路。它从一个角度回答了“人类进入新世纪,上海的基础教育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5.
做个好校长     
首期的“当代校长”讨论了关于“校长角色”的问题,引起读者的较大反响。这期的话题是由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所引发——“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客观上讲,凡是走上校长岗位的,其内心都会憧憬着成为一名“好校长”,可“好”的标准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探索建立具有“双通道”特征的现代普通高中学饺。所谓“双通道”特征就是,“双通道”办学模式要在学校教育中,构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创设多元化的发展通道。这个立交桥的构建,需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算是好学校? 张肇丰:一所学校怎样才算是好学校,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各人有各人的标准.最近,诸如示范学校评估、实验学校评审等活动很多,有时评估的意见大家不一定统一,看法不一定一致.对于什么是好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有一系列政策规范,专家教授有一套评价理论,许多校长也有自己的理念和经验;在不少家长眼中,升学率就是衡量一所学校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朱吉政 《上海教育》2009,(15):52-53
段力佩(1907~2003),著名教育家,从教70余年,享有"南段北韦"的美誉。1964年,他总结出的"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教改经验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报道,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育才教改经验的热潮。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9.
上海面向21世纪,建设一流城市必须建设一流教育。而要发展一流的基础教育,必须按照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来办,必须遵照教育规律来办学。而这要走许多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照,需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的办法来探索前进。这就需要我们营造浓浓的教育科研氛围,组织起庞大的教育科研队伍来攻坚,才能提高办学水准。一、科研是学校的发展之本 1.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两个轮子之一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教育水准的一个重要轮子。有人把管理与科研说成学校办学的两个轮子,只  相似文献   
10.
校长抓教学工作关键要深入教学第一线,重视教学,熟悉教学,领导教学。校长下去后还得回上来,即要善于总结、善于领导教学工作。首先,校长要确定一个理念: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做人,会学习”的主要阵地。“两个《纲要》”的贯彻,二期课改的实施强调了课程与课堂,在“育人”与“成才”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教育的侧重点摆在‘育’字上,教学的侧重点摆在‘学’字上,这才是实事求是地处理了教与育、教与学的关系。因为教育要通过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是个长过程,应该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