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碱性溶液提取、酸水解沉淀等工艺分离纯化了黑葵花籽皮色素,呈天然黑色,其得率为12.5%(以粗品于原料为准),并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葵花籽皮黑色素耐光、耐热;对还原剂较稳定,对强氧化剂不够稳定;碱性条件下较稳定;Cu^2+,Ca^2+,Na^+,Zn^2+等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护色、增色作用,Fe^3+,Al^3+虽有减色作用,但不明显;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黑色素。  相似文献   
2.
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并要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班主任应明确自己是教育者、领路者,只要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沉、D101树脂吸附两种精制方法对黄藤酸水提取液进行精制,以所得物中黄藤素的HPLC含量测定为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法有显著性差异,用D101树脂精制的提取率为0.9%,质量分数为58%,纯化所得到的黄藤素的质量较好,含量明显提高而且操作方便,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4.
AB—8树脂吸附和分离桑葚红色素的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树脂吸附和分离桑葚红色素,比较了五种树脂对桑葚红色素的吸附。结果表明,选用AB—8树脂作吸附剂,在pH=2的酸水溶液中吸附,并用80%的乙醇洗脱,产品与传统法比较其色价高。同时AB—8树脂非常稳定,使用18次后其吸附率仅降低2.3%。  相似文献   
5.
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并要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班主任应明确自己是教育者、领路者,只要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试剂硝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NBTDAA)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NBTDAA与锌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m ax=528 nm,摩尔吸光系数ε=1.34×105L/(moL.cm),样品中的锌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老师     
李维莉 《班主任》2012,(2):70-70
中午放学,女儿一出校门就对我说:“妈妈,您快过来看,兰老师给我作文的评语多好!她说我有成为作家的天赋呢!”看到我露出惊讶、喜悦的表情,她更兴奋了,一路蹦蹦跳跳地走在我前面。看到女儿现在自信、乐观、阳光的样子,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  相似文献   
8.
以黄芩苷提取率和干膏率作为鉴定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滇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pH值等对鉴定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黄芩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水倍量12倍,pH为10,回流提取2次,每次2h.  相似文献   
9.
以酸角果荚为原料,用碱液提取天然棕色素,并对所提取的色素进行初步理化性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色素在弱酸、中性、弱碱性条件下均稳定,对光、热稳定性好,对大部分金属离子稳定,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天然色素,也为酸角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云南琵琶甲虫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药用昆虫云南琵琶甲(Blaps japanensis yunnanensis Mars)虫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结果,从其中共分离鉴定了四个对苯二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昆虫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