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2.
自STEM教育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人们从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教与学,逐渐转向强调跨学科教学与学习。为了适应STEM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进一步定义了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考虑STEM教育的下一发展阶段,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师的各个角色,本文对STEM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经历了从强调跨学科到强调整合学科的转变。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国内科技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积淀,但STEM教育理念还只是初步国际化;教师对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缺乏理解且学科教学知识亟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重理论建构而轻落地实践;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不健全。最后,研究从政策制定、提升制定发展方案的可行性、优化教师培养策略、正视过程性困难与障碍等方面进行了决策探讨。  相似文献   
3.
“协作学习”是目前教改中运用较多的现代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以高二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探讨校园网环境下如何应用“协作学习”模式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5.
6.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3>中很多人恐怕不会忘记这样一个镜头:小燕子来到了云南,做了一个采茶女,她们愉快地在茶山上忙碌着,她们身上背着背篓,一边对着歌,一边采着茶.那时感觉她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宁静休闲无忧无虑,那时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和她们一样,来到云南,做一回采茶女,体验那种无忧无虑神仙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对未来的憧憬与预判是人类的天性。教育技术工作者科学、前瞻地分析未来的可能性与现实桎梏,对教育技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教育技术学界对未来的预测言论,主要由秉持技术是变革未来教育的最重要驱动力的开发者和推广者发布,技术的使用者不但缺少话语权,还承受着预测失败的风险。当前教育技术的未来预测存在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缺少行动验证、单一技术视角解读未来情景,以及忽视教育教学主体等不足。对技术的轻信或迷信,使得部分未来预测呈现出有悖教育教学规律的倾向,是以物的逻辑压制人类言行。这类缺乏科学根据与方法的未来预测,内隐工具主义、空想主义、乐观主义、形式主义、效率主义、利益主义等价值导向,导致其走向庸俗化、娱乐化、随性化、浅表化,极大地限制了未来教育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教育技术的未来是实现了教师解放的"可选择的未来"。"可选择"意味着要打破被技术左右的工具性认识,追求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将更多的教育技术利益相关者纳入未来预测的过程之中,实现从现实技术压迫走向未来技术解放。"可选择的"教育技术未来预测,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随着技术、实践以及人类理念的变化,从人和现实出发,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洞察未来。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时代教师新的能力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对信息时代教育的环境变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全面介绍在过去的两年中,对面向21世纪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工作和主要进展。笔者在3个项目中,采用文献调研、访谈、问卷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收集了来自教师和学生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网络时代教师能力的要求,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网络时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曹植作品引用<诗经>典故的统计、归纳,分析曹植对<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继承以及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追踪曹植艺术风格的渊源,探求文学观念的蝉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中学生的自主感、成功感、同伴学习对考试焦虑的内在影响机制,对北京四所普通中学的767名中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自主感与考试焦虑呈正相关,成功感与考试焦虑呈负相关,同伴学习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自主感、成功感与同伴学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主感和同伴学习对考试焦虑呈显著正向预测,成功感对考试焦虑呈显著负向预测;同伴学习呈现出对自主感、成功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关联的强化作用.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可以通过提升成功感来加以平衡,但同时发展不均的自主能力和晦暗的同伴学习规则可能构建起新的考试焦虑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