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育学的重构”首先要展开对问题的研究和悖论的揭示,它不仅构成对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思想深度与智慧、勇气的最大挑战,同时也为重构新的教育学勾勒出大致的蓝图并预测其未来可能的走向。教育学重构有宏观的动因与文化背景,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了教育学“地震”,而且教育学的重构会涉及到一些最为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国际化问题作了考察与理论分析 ,在此基础上 ,就如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作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论述的重点是新形势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构问题。根据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全文可分成学理研究、事理研究、模式的改革与实质性建构三大部分。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纯学理研究” ,包括方法论基础、定义研究、要素分析与实践化形式 ,构成了本论文的“理论内核” ,为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展开提供了一种“逻辑范式” ,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与多样化的子模式群的观点。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事理研究” ,主要探讨了模式变革的机理、变革的动因、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人…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视角与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种文化的视角,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可从如下三个主要方面来考虑:其一,如果把教育活动及其现象视作一种广义的文化,那么,比较教育首先涉及的是对中外文化持何种态度;其二,依据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理解释,比较教育的文化取向应当是进化论与现象学的综合;其三,比较教育的目的在于致力于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其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六种。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学教师,"我是谁"的问题是回答"我如何生存和生活、如何进行教学及科研工作"等问题的一个本源性的或本体问题,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所包蕴的四对基本矛盾,揭示了当代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正在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六大基本策略,即找出并解决主要矛盾,体现时代脉搏,依据实际需要和体现多样化特色,实现模式的整体优化,体现教育范式的变化;指出要在实验试点的基础上遵循“由点到面”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托因比说过 :“为潜在的创造性提供良好机会 ,这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①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口号 ,并把此会议精神和主题确定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 ,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如何通过大学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一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分析 :第一层次 ,从哲学观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十分必要,文章立足于科学与哲学间的张力作用,认为"掌握表层科学知识"只是对科学的"形而下"的追求,"理解深层科学机制"才是对科学"形而上"的领悟和把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体现出这种智慧之道,实现从对科学的"形而下"追求到"形而上"的领悟和把握的转变,以此来突破当下的高等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形而下的追求"的局限与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为维护其统治根基,不得不接续“百日维新”之遗绪“重行新政”。变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但当时国内教育无法培养新式人才,只能仰赖出洋留学来达成。晚清政府采取的鼓励官绅东渡取经和奖劝学生留学东瀛的两大强力措施推动了留日浪潮的形成,“自强”运动所确立的“中体西用”思想的中庸选择是留学日本的行动指南,知识精英“新民德”“开民智”的呐喊在观念层面促成了留日浪潮的兴起,而留学日本“同文”“费省”的两大优势则助推了留日浪潮。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学制度改革: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教学制度的确立过程是一场在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的“博弈”,谈判的结果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从回顾历史中找到制度改革的源头和起点;二是从分析现实中发现现行制度的问题和那些隐含的必定会催生新制度的重要苗头;三是从理论研究中找到变革的思想依据及其昭示的脉络线索与前进方向。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文章对我国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